汽车电路中的这3大测量神器,你一定要会

来自:宝典官方
4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2389
回复数
1

在进行电路测量中,我们常用的工具当然要数万用表和试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设备,一般多在处理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才能偶尔见到它的身影---示波器


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测量,其显示出的测量结果也大相同。


比如:


用试灯只要有光亮那就有电源,没得跑。


用万用表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具体的数字/听到声音。


用示波器我们看到的便是各种曲线图(没点过硬的技术,还真搞不定它)

试灯

对于试灯,我们并不陌生。


喜欢动手的,基本上都可以自制一个简版的来用。


若是资金充足,来个网红版的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它使用起来方便不少,且功能也相对丰富点。


基本使用方法:


测电源


1.将试灯一端连接至搭铁

2.将试灯另一端分别接触到被测电路中各个针脚/线束。

3.若试灯点亮,则说明被测点有电源。


测搭铁


1.将试灯一端连接至蓄电池正极

2.将试灯另一端分别接触被测电路中的各个针脚/线束

3.若试灯点亮,则说明被测点搭铁正常。


结果显示:


1.灯亮

2.灯不亮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821.jpg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上图是由汽修人“杯中泪”分享的“快速用试灯去排除线路对地短路”

注意事项:


1.试灯(小灯泡式)的使用场景较为局限,功能较为单一。只能用来测量电路中是否存在电压。


2.若被测电路中电流较小不足以点亮试灯(小灯泡式)时,会因为错误的测量结果增加故障排除的难度。


3.多功能试灯(发光二极管式),测量电源和搭铁的同时,还可以测量信号电压的有无。


当然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基本使用方法外,我们一起来学习下由汽修人“幸好不放弃”在“汽修笔记”中分享的试灯6种作用及操作方法。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811.png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万用表

如果你是一名资深修车人,那你一定用过指针式万用表,倘若你手里还有一个它的话,在今天也算是个老古董了。


当然了,在现阶段万用表的主流当然是数字式万用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功能丰富(虽说好多功能都没用过)。


数字万用表





基本使用方法:


测电压

1.选择电压档

2.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量程(选取原则先大后小)

3.将万用表并联到被测电路中。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806.jpg


测电流


1.选择电流档

2.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量程(选取原则先大后小)

3.将被测电路断开并把万用表串入被测电路中。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803.jpg


测电阻

1.选择电阻档

2.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量程(选取原则先大后小)

3.测量电阻前时应将电路中的电源断开

4.将万用表并联到被测电路中。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759.jpg


结果显示:


1.0

2.具体数值

3.1/OL


注意事项:


1.进行端子/线束测量时,应确保表笔与所测部位接触牢靠


2.测量前需切换至对应的功能区再进行后续测量


3.进行电压/电流的测量时,应根据被测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选取对应的档位。


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使用方法外,在电路检修过程中我们使用较多的则是通过测漏电和测电压降来进行故障点的锁定。


1.测漏电(基本操作)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749.jpg


→ 关闭全车用电器,根据实际情况将全车锁均处于锁止状态


→ 拆开蓄电池负极


→ 万用表红表笔插入20A电流插孔,表拧到直流20A


→ 万用表按图,红表笔接电瓶线,黑表笔接电瓶桩头,表笔反过来接也可以


→ 用车钥匙将中控上锁,待车辆处于休眠状态后(万用表示数逐渐趋于稳定)


→ 此时万用表所显示的数值,即是被测电路的漏电量


2.测电压降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739.jpg

因电子元件精度以及导线自身的原因,电路中允许的电压降一般不超过电源电压的3%。


而在实际电路中会因为某些不定因素的影响(如线路虚接、破损等)导致电压降超出规定范围,以至于某些电子元件因欠压而出现故障。


此时可通过万用表进行分段测量的方法,锁定故障位置。

示波器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732.jpg

基本使用方法:


1.选择所需的通道


2.将所选择通道的探头连接至被测线束上,同时将探头接地夹搭铁


3.通过示波器的操作面板进行横轴(时基)和纵轴(电压等)单位格大小的调整


4.调整合适的单位格大小,直至完整的波形出现。


结果显示:


根据测试部件的不同,波形的显示各不相同。


常见的有方波、直流波、交流波等。


注意事项:


1.连接测试前应先启动车辆


2.测试过程中,设备应处于安全范围内(连接测试线应远离运动部件)


3.测试时需要破线的,在测量结束后应对线束进行包扎处理。

微信图片_20200918094657.jpg

(点击图片跳转查看)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1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