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汽车由车身、底盘、发动机、电气四部分组成。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现如今从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到娱乐性,各个方面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同时也使汽车电子产品业迅速壮大,如:
1.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
2. 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倒车影像后视系统、车载领航员后视摄像头等。
除去现阶段基本上已成为标配的汽车电子技术(如ABS/ESP/自动预紧式安全带等)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与汽车电子技术相关的新技术!
数字车钥匙HMI
数字车钥匙是一个多功能的产品,可以实现从开车落锁到车辆检测全方面的功能。比如:车门解锁落锁、启动引擎、打开后备箱、关闭车窗、自动泊车、位置追踪、座椅加热、空调开关、燃油量、电池续航、汽车维护等。
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终端,以适应更加个性化的设计,满足用户需求。
另外数字车钥匙也可实现共享功能。比如,沃尔沃和领克APP可以按照车主的意愿更频繁、更便捷地被使用和分享。将数字钥匙分享给家人、朋友或急需使用汽车的人,从而实现汽车的共享功能。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主动安全技术通过使用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实现驾驶辅助功能,比如车道偏离警告系统采用CMOS摄像头传感器、夜视系统采用红外传感器、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通常采用雷达技术、停车辅助系统则采用超声波技术。
自适应照明技术(AFS LED)
该系统中前照灯由32个小LED灯组成,前照灯中增加LED灯数量可使不同照明模式间的切换更加顺利,从而适应各种驾驶条件。可以自动且不断地调整前照灯的光线范围和分布,以精确的方式提供更亮的光线,同时避免让其他道路使用者眩目。
曲线照明和聚光照明等功能,可以提高夜间驾驶时的远距离视野。当全光束发生偏斜时,光强度会根据转向角自动上升,从而增加照明,帮助驾驶员看清前方道路状况。每个前照灯都配备一个远光灯,可提供额外照明,看清前方400米处物体,
E-CVT
E-CVT的结构由外齿圈(这里的外齿圈同时连接2号电机和输出轴)和行星齿轮架(连接发动机)和太阳齿轮(连接1号电机)组成,即动力传递流为:2号电机—外齿圈—输出轴,同时由于行星齿轮组的存在,有发动机—行星组—外齿圈—输出轴的传递路线。
E-CVT是由一套行星齿轮组减速机构(上图中的红色方框部分)。并没有CVT里面的链条或是钢带,更别谈AT里面的液力变矩器或是DCT里面的双离合了。
车联网
最初的车联网应用起源于电子传感装置、车载娱乐系统、车辆管理、交通管理等应用形式。现如今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结合相关汽车运行及驾驶数据,涵盖所有与汽车购置、驾驶、乘坐、保养、维修、社交、交易相关的商业模式的总称,以改善驾乘体验、提高用车效率、降低用车成本为其最终目的。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车联网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方面以语音输入与车载终端互动的方式依然是车载终端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导航技术将更加直观易用,传统的静态导航将逐渐被动态导航所取代,3D导航、实景导航和在线化方式都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日产Safety Shield 360
1.前方传感技术包括可检测行人的自动紧急制动技术(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 with Pedestrian Detection),使用前向雷达的摄像头技术追踪汽车和行人,可发出声音和视觉警告并采用制动以帮助避免或减少正面碰撞;
车道偏离提醒(Lane Departure Warning)将通过声音和视觉提示提醒驾驶员在车道之间移动;远光辅助系统(High Beam Assist)在检测到前方车辆时会自动切换到近光灯,并根据实际情况将远光灯重新打开。
2.侧方传感技术包括盲点警告(Blind Spot Warning)和后方交叉警报(Rear Cross Traffic Alert),可在驾驶员倒车进停车位要碰到其他车辆时警告驾驶员。
3.后方传感技术包括后方自动制动(Rear Automatic Braking),可帮助驾驶员在倒退滑行时,检测到静止的物体,并在必要时启动制动。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将解决拥堵、停车难等城市发展中的难题。无人驾驶技术还可用于物流、共享出行等领域,有着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如今无人驾驶已经不单纯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层级了,争夺无人驾驶产业领导权的“国家竞争”已全面拉开。自从特斯拉无人驾驶车祸之后,无人驾驶便站在了风口浪尖,无人驾驶究竟能否真的替代人的驾驶。身为汽修人的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