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一辆斯柯达明锐车,底盘号为LSVNR41Z0B2705***,搭载型号为CFB的1.4TSI发动机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SG),行驶里程约为3.5万km。
现象
因自动变速器异响而进厂检修。 接车后试车验证故障,自动变速器处有“轰轰”和“嚓嚓”的异响传出。在自动变速器挡位位于P挡时异响就已经存在,而在将挡位换入R挡后,异响变大,几秒后异响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再将挡位换入D挡,异响略有不同,几秒后异响又恢复。
方案
关闭车辆的ASR功能,并用举升机将车辆举升,将挡位换入R挡或D挡,松开制动踏板进行试车,发现发动机的转速忽高忽低;观察前轮的旋转情况,发现在旋转过程中,前轮存在卡顿的情况,似乎旋转过程中,前轮受力不均匀。查看自动变速器的相关数据流,发现在R挡/1挡/2挡时,相应的离合器位置在不断跳变,离合器K1工作时,91组2区数据在7.5mm-9.7mm跳变(图1);
离合器K2工作时,111组2区数据9.0mm-10.4mm跳变(图2)。
拆下离合器拔叉罩盖,观察离合器K1和K2的动作情况(图3),可以看到离合器K1和K2工作时,在不断动作,这与数据流显示的情况相吻合。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该车使用的是7速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SG),其结构如图4所示。
双质量飞轮与曲轴后端通过螺栓刚性连接,飞轮内齿与飞轮通过扭转减振的方式连接(用于缓冲飞轮与变速器运转产生的振动),自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总成通过外齿与飞轮内齿啮合,驱动轴1与驱动轴2在同一轴心上(驱动轴2中空,套在驱动轴1上),2根驱动轴分别通过花键齿与双离合器总成内的离合器K1和离合器K2连接,驱动轴1的前端与曲轴后端的导向轴承相连,2根驱动轴在轴心上有3个支点,分别是变速器内的2个球轴承和曲轴后端的导向轴承。由于该车的异响在自动变速器挡位位于P挡时就已经存在,而此时除了双离合器总成的外壳随飞轮一起旋转外,自动变速器内部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因此可以排除自动变速器内部各齿轮副产生异响的可能;同样的道理,驱动轴的球轴承产生异响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在P挡时,运动或存在相对运动的部件只有飞轮与离合器外壳、离合器外壳与离合器片、曲轴后端导向轴与驱动轴1。由此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有导向轴承损坏,导向轴承与驱动轴1不同心,离合器片或离合器压盘变形及内部轴承损坏,飞轮内齿与飞轮及与离合器外齿故障等。拆检自动变速器,发现导向轴承已损坏,驱动轴1端部磨损(图5)。
更换导向轴承,对驱动轴前端进行打磨后试车,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