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上的传感器、执行器等原件的测量与检测方法2

来自:通河嘉益汽修韩
6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062
回复数
10

我们继续探讨电子器件的检测与测量方法,本人文笔一般,方法也全靠接触20多年汽修行业的理论与经验。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检测方法也希望留言补充,让同行们少走弯路,减少时间和经济方面的损失。
在上一章里面我简单的说起自己经常用的试灯,是用t10插泡自己制作的。凭我多年的经验总结,t10插泡的功率非常适合作用于电路的检测。本人可以说把这款式灯的用处发挥到了极致。可以做:电磁阀的驱动、测量实际电压能过滤虚点、继电器的驱动、5v电压的检测,信号电压的负载、皮卡系列四驱调取故障代码,喷油嘴的闪断信号,其实还可以模拟气囊电路(只是平时我都用2. 2欧电阻,不怎么用试灯模拟,但这款试灯真的能做到)、做电路的监测也很完美(发热量不算很高)等等。图1图2就是我制作的这款试灯,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制作方法,钢锯条沾水磨尖,倒角尽量大一些,t10灯座和泡放置在后端脚步缠绕,再取两个灯座尾端到倒角起始端长度钢锯条叠放试灯主体加固,灯座一根线去皮越长越好,电线丝分两股网格形缠绕锯条上,胶布缠绕一直两层。另一根线接长做打铁线,长度自己使用顺手就行,沿着试灯主体排到倒角处在返回到顶部用胶布缠绕,其实是给试灯主体加粗使用起来有手感,试灯就制作完成了。在以后的探讨中会多次使用。下面进入正题。
5、曲轴位置传感器。我发现好多同行们,一遇到故障码为曲轴方面的故障码,就会盲目的先换曲轴位置传感器。其实曲轴位置传感器并不是很容易损坏,大多时候都是线路问题或机械问题。出现曲轴故障码时,一定要看明白故障码的解释内容,不要盲目的看一眼就操作了,分析下故障内容。如果故障解释内容类似于范围、性能、数据不可靠、数据错误、与凸轮轴位置不可信等等故障码,这时看一眼这款车的曲轴传感器是否好拆,如果好拆就拆下来检查下传感器头部是否脏污、有铁屑、裂纹、机械性摩擦、位置的可靠性、插头处的接触。如果不好拆卸那就考虑个维修方案,有多少种情况能造成这个故障,那种情况好操作就先操作,由简到繁。如果故障码为曲轴传感器与负极短路或与正极短路或开路。这种情况就要首选检测传感器了,检测传感器正常在去研究检测线路。曲轴位置传感器我们常见的就2种。1种是线圈的体积相对比较粗大,一般为圆柱形(因为里面要设计出导磁铁芯还要在上面缠绕几百圈的漆包线所以体积相对大)。工作原理,传感器里面的铁芯末端有块小磁铁,与铁芯线圈形成一套固定的磁场,由于磁场是稳定的,并不对线圈进行磁切割,所以线圈不会产生任何电压输出,当传感器的头部接触到铁的瞬间,磁场会对铁产生个吸引而改变磁场方向,因为改变了方向那么磁力线实际是做了一次运动也就正好切割一下线圈,线圈输出了一个微弱的电压。因为磁场改变了一下方向然后就在这个方向上又停止了运动,所以线圈也瞬间就停止了电压的输出。然后传感器的工作又离开了铁也就是齿环的凸面离开了传感器,磁场又不被铁吸附了,就又转回不接触铁的磁场方向了。磁力线又在次的瞬间移动就又切割了一下线圈,线圈又输出了一个反向的电压信号。这样一接触磁铁输出个正向电压信号,离开磁铁有输出个反向的电压信号,这就代表一周,(如果铁芯做的很大,粗线径的线缠绕,再加上很强的磁力在每秒做50次的旋转切割这个线圈,那么这个线圈输出的就是50赫兹的交流电。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车上的发电机也是这个原理,但电输出后还要加个整流电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有3根线的比如早期大众、奥迪(两根信号线和一根屏蔽线)和两根线的,其实不管是几根线的起作用的就是那两根信号线。万用表电阻档或二极管档对那两根信号线测量,大约几百欧吧(我见过的有二三百欧的也有五六百欧的还有八百多欧的,个别的也碰到过1千多欧的,就碰到过一次忘记是什么车了)。测量的时候传感器头部快速的接触铁,万用表上的数值会有频率性的变化的,这就说明传感器问题不大。除非运气不好测量时没问题安装到车上突然坏了,干扰了整个维修操作过程。线圈传感器对于线路的检测也好办,拔掉传感器插头,万用表二极管档快速的接触线束端插头上的两根信号线,油泵应工作,电脑数据流里应能看到转速数据。另一种曲轴位置传感器是霍尔类型的,一般比较瘦小。这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一种晶体材料在外界加一个电压遇到磁场发生性质的改变,就会生成一个电压的改变,送到解析放大电路就会生成一个恒定的0v或者5v的直流电压信号。有两种模式正向的和反向的。也就是遇到磁铁输出5v(高位信号)离开磁铁输出0v或者接触磁铁输出0v(低位)离开磁铁输出5v(高位)(低位信号)(其实在实际当中并不一定就是0v但低于1v,所以在数字电路中都称呼为低位信号。而5v也不一定就是5v但高于4v成为高位信号)(线圈传感器工作的信号属于模拟信号输出的是正玄波有峰值有衰减。而霍尔的输出的数字信号是矩形波只有底和高没有衰减)不管是哪种传输到电脑里都会让电脑识别出位置信号。电脑的识别方法是,设计师在设计齿盘的时候计算出一个齿的凸点和凹点占据多少度,一圈是360度,那么就知道一圈有多少个凸点和凹点,然后在0点位空出一个凸点。那么电脑就会从波形的空位开始差数,查到第几个数就知道活塞在哪个位置,也就知道什么时间喷油什么时间点火了,所以拔掉凸轮轴也能打着火。霍尔式的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方法,传感器一般都是3根线一根电源线(一般为5v或者是12v本人也曾经见过9v的其实在若电路里电压范围都是很宽的5v到15v之间都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就算达到二三十伏也不会把传感器烧坏的,因为内部的电流很小以微安计算的,增加10v电压内部的电流也就增加几微安左右的电流)1根信号线0v或者5v(取决于是否遇到磁铁)另一根就是负极线0v。万用表电压档检测。这时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供电线是非5v电压的就没啥说法了,高于5v就是供电线。如果供电也是5v,信号也是5v,那怎么区分那根线是供电那根线是信号呢?这时我们就会用到试灯了。试灯检测t10泡微红的就是电源,不发光的就是信号。还有一根线是负极线,当然也需要检测,因为那根线断了传感器也是不会工作的。传感器的负极线检测,万用表电阻档或二极管档测量负极线与搭铁的电阻应是0欧导通(但在实际当中5欧以内就可以,因为空间当中有很多电波都会对线路进行干扰,相当于很多的磁力线在切割这跟导线,使导线产生高频微弱电压干扰了万用表的测量数值,电线越长干扰的越严重,还有着火时的高压干扰,有经验的都会发现,万用表测量点火电路的某根导线通断时熄火测量也就1欧到5欧左右,而打着火测量数值就很高有时能达到二三十欧,就是干扰造成的)有了这个测量结果,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测量传感器的好坏了。我们在插头的信号线针脚里插一根细线,拆下传感器然后插上传感器插头。万用表电压档测量细线的另一端与搭铁的电压,这是万用表会显示两种结果要么0v要么5v,(如果不是这种结果高于5v或低于4v高于1v那么传感器坏了换掉)然后接触铁会有个变化5v变0v或0v变5v(传感器本身带磁性的可直接接触铁测量,传感器本身不带磁性的接触磁铁测量)电路的测试,拔掉插头,测试线束端的插头,测试除了刚才的电压以外还要进行信号模拟测试。试灯一端接搭铁一端快速闪断接触信号线,油泵应能工作,解码器数据流应能看到转速信号。证明线路没问题。但不排除线路在测量时正常,实际工作时有时断时续的情况。
6、凸轮轴传感器。凸轮轴传感器,又直接称呼为霍尔传感器。是因为大部分凸轮轴传感器都是霍尔的,是因为凸轮轴的齿盘间距太大,无法输出不间断的成型的信号,在电脑认知的时候会产生干扰和误差,所以故不采用线圈传感器。(实际当中本人也见过凸轮轴传感器采用的是线圈的,是在早一些年老车上稳定性极差动不动就抱码。所以后来就给取缔了)凸轮轴传感器是用来检测凸轮轴位置和发动机的零点位,以辅助曲轴位置传感器作更精确的控制点火、喷油、点火提前、可变正时工作的精确时间。也是判断正时和可变正时是否工作正常的一个很重要的原件。 测量方法与霍尔曲轴传感器一样,都是3根线的。唯一不一样的是除了要像曲轴传感器那样测量外,还要观察凸轮轴齿盘凸点接触到传感器时的电压变化是否正常。还有曲轴报非直观的传感器码的时候也要测量下凸轮轴传感器,特别是类似于曲轴与凸轮轴信号不协调出现的故障码,造成的发动机工作不正常时,还要拔掉凸轮轴传感器,让曲轴传感器信号控制发动机工作来判断是否信号不同步造成的不正常。
7、继电器。继电器的作用是可以可以以一个电压控制另一个电压的电路,以一个低的电流控制另一个高电流电路充当开关的作用。工作原理,我们知道线圈通电可产生磁场,磁场又能吸附铁。这样继电器就产生了,里面有一组线圈,有一个能移动的铁板,铁板末端是开关的触点。线圈加电时产生磁场吸附铁板开关触点吸合导通。常见的继电器见图3还有美国车用的那种方形四爪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引脚排列见图4。测量方法也很简单,线圈可用万用表测量大约二三百欧,也可一端加电另一端用试灯与搭铁闪断连接,能听见继电器里的机械敲击声。在电路中测试继电器是否工作中,就可以用试灯接触继电器的负极测试。继电器的触点检查,能拆开的眼睛能直观的看到,不能拆开的1是用万用表测量开关的通断,但有些继电器出故障时小电流没问题大电流就不通了。这时就采取方法2用电线跨接继电器座上的开关脚,使电压直接输出到用电器,这个方法还能判断出这个继电器是工作于什么电路或执行器的。还有一种常见继电器经常会在电路板上焊接的,就是那种小型四方的,他的引脚见图5。这种继电器多了一组断电器,单独工作的时候不使用断电器的那个5脚。如果是两个继电器组成一个正反控制就会用到那个5脚了,可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在玻璃升降器、中控门锁、尾门升降、天窗等等,在这些电路的控制器里都能见到这种继电器的双控组合。在以后有机会在和大家探讨双控组合继电器电路原理。
不知不觉手又酸了,算了,今天就先写到这里,明天有时间再继续探讨。

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1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