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汽车数据流的分析方法-时间分析法

来自:谢平安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73
回复数
0

时间分析法


时间分析法是通过对所获取的数据流数值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从中得到被测对象正与否的数据流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流分析时,某些数据参数不仅要考虑其数值大小,而且需要看其工作时限是否超越正常的范围。时限是指在一定单位时间内应发生的次数,或应达到的状态。通过工作时限判断是否有故障的传感器主要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发动机爆震传感器和氧传感器等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启动后几分钟,冷却液温度就可以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如果机启动后,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检测到的冷却液温度还未达到60℃,ECU就会诊断为冷却液温传感器有故障,并储存故障码2发动机爆震传感器迅速踩下加速踏板,在发动机转速为1500~4500r/min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器至少应收到爆震传感器2次大于或等于3kHz的信号。如果ECU未能接收到应有的信号,就会认为爆震传感器可能有故障,并储存故障码。如果没能及时给出故障码,需运用数据流分析,判断传感器的信号是否过弱。 3.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信号不仅要求有信号电压值的变化,而且信号电压值的变化频率在一定时间内要超过一定的次数(如某些车要求大于6~10次/10s),当小于此值时,就会产生故障码表示氧传感器响应过慢。如果氧传感器信号电压变化的频率在限定值内,但反应较迟缓时并不会产生故障码。此时,应接上汽车故障诊断仪观察氧传感器数据的变化状态以判断传感器的好坏。对采用催化转化器前后均有氧传感器的,前后氧传感器的信号变化频率是不一样的。通常后氧传感器的信号变化频率至少应低于前氧传感器的一半,否则可能是催化转化效率已降低了。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