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5发动机润滑油路的控制电路结构如图1-49所示,按需供油只提供实际需要的发动机机油量。
1.机油压传感器。
如果机油压力下降过大,组合仪表内的机油压力指示灯便会亮起。发动机机油压力传感器通过电容测量方法测出绝对压力,绝对压力是进行精确油压调节所必需的。发动机机油压力传感器中有一个含金属片的陶瓷架。通过油道所施加的油压使金属片彼此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从而改变电容。电容量在电子分析装置中进行测量,然后经过分析的数据作为输入信号发送到发动机控制单元,用以调节机油压力。发动机机油压力传感器通过一个3芯插头连接。发动机控制系统为传感器提供5V电压和接地。
油压信息通过信号导线传送至发动机控制单元。燃油压力的有效信号根据压力变化而波动,0.5~4.5V的测量范围相当于50~1050kPa的油压。
2.机油压力调节阀。
为受体积流量控制的油泵集成了机油压力调节阀,机油压力调节阀可无级影响控制油室内的油压。油压减少越多,受体积流量控制的油泵输送的机油量就越多。受体积流量控制的油泵中作用于滑尺的主弹簧比常规系统中的主弹簧软。滑尺更容易朝一个已对中的位置移动,于是受体积流量控制的油泵在控制油室内的油压较低时就已经开始最小供油。因此在机油回路中存在更低的压力比,而这又意味着驱动受体积流量控制的油泵时所需能量更少。
3.机油状态传感器。
机油状态传感器扩展了温度油位传感器的功能。机油状态传感器测量机油温度、油位以及电介质的电导率等参数,数字式发动机电子伺控系统(DME)分析这些测量值。此外用机油状态传感器还可以确定发动机机油的电性能,这些特性随着发动机磨损以及发动机机油变化(例如老化、混入杂质)而变化。
如图1-50所示,机油状态传感器固定在油底壳上,可从下部拆装。不再使用油尺,对发动机进行电子油位检查。
如图151所示,机油状态传感器由2个圆柱形电容器组成,2个电容器上下重叠布置2根金属管交错插接,用作电极,位于电极之间的发动机机油用作电介质。机油状态传感器通过一个串行数据接口连接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上,供电取决于发动机型号(例如通过总线端KL.87、总线端KL.15或总线端15N)。温度传感器位于机油状态传感器的壳体上。在机油状态传感器的壳体中有一个电子分析装置,此电子分析装置具有自诊断功能。机油状态传感器的故障被输入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故障码存储器中。
4.发动机油温传感器。
发动机油温传感器(图1-52)旋入主机油道中,它将发动机机油的温度转换为一个电量(电阻),对此使用一个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电阻。其中,机油温度还用于喷射量、怠速标准转速值的计算。
进行温度记录时,使用的是与温度有关的电阻器。该电路包括一个分压器,可对其测量与温度有关的电阻值,通过一条传感器特有的特性线转换成温度值。发动机机油温传感器中安装有一个热敏电阻(NTC),其电阻值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此电阻值根据温度在217kΩ~379Ω的范围内变化,对应于负55~155℃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