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经济性评价指标:

来自:简单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367
回复数
0

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常用的指标是以一定的速度或循环行驶工况为基础,以车辆行驶一定里程的能量消耗量来衡量,主要有续驶里程和单位里程能量消耗。 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电池组充满电后可连续行驶的里程,可以分为等速续驶里程和循环工况续驶里程。此项指标对于综合评价电动汽车电池组、电机及传动效率、电动汽车实用性具有积极意义。但此指标与电动汽车电池组装车容量及电池水平有关,在不同车型和装配不同容量电池组的同种车型间不具有可比性。即使装配相同容量、同种电池的同一车型,续驶里程也受到电池组状态、天气、环境因素等使用条件的影响而有一定的波动。 单位里程能量消耗又可分为单位里程电网交流电能量消耗率和电池组直流电能量消耗率,其中交流电能量消耗率受不同类型充电设备的效率影响;直流电能量消耗率仅以车载电池组的能量状态作为标准,脱离了充电机的影响,可以比较直接地反映电动汽车的实际性能。 交流电能量消耗率是指电动汽车经过规定的试验循环后对动力蓄电池重新充电至试验前的容量,从电网上得到的电能除以续驶里程所得的值,即


式中,Ei为电动汽车交流电能量消耗率,W·h/km;Ed为蓄电池在充电期间来自电网的能量,W·h。 循环工况续驶里程是指充满电后,基于一定的运动工况需求进行行驶,其所能实现的最大的行驶里程。运动工况主要有NEDC循环工况和60km/h工况。 电动汽车NEDC循环工况由4个市区循环和1个市郊循环组成,理论试验距离为11.022km,试验时间为19min40s,如图1-123所示。图中①代表市区循环,②代表市郊循环,③代表基本的市区循环。 市区基本循环如图1-124所示。 市区基本循环试验参数见表1-23。
一个基本市区循环时间是195s,其中停车60s,占30.77%;加速42s,占21.54%;等速59s,占30.26%:减速34s,占17.4%。一个基本城市循环的理论行驶距离是1017m,平均速度为18.77km/h。 市郊循环工况如图1-125所示。
市郊循环试验参数见表1-24。
一个市郊循环时间是400s,其中停车40s,占10%;加速109s,占27.25%;等速209s,占52.25%;减速42s,占10.50%。一个市郊循环的理论行驶距离是6956m,平均速度为62.60km/h。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