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配5个要领:

来自:江湖倦客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245
回复数
0

1.“对号入座”: 汽车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之后,各部位零件之间已经磨合贴切,与此同时各气缸、各轴承的磨损程度存在不均匀性。为了保持摩擦副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间隙,装配时要求各零件尽量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叫“对号入座”。如果将解体后的汽车零件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不但给装配带来麻烦,而且装复后将破坏汽车的正常配合。为此,解体后的零部件应该按照结构、系统、缸次、轴承道次等做好编号,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柜架上,然后对零件进行仔细的清洗和鉴定。如果是第一次拆卸某种新机型,对于关键零件和小零件,应当用塑料袋装起来,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装配位置的旁边,以免弄错。对于不需要修理和更换的零件,必须按原位装复。


在汽车上,至少以下零部件必须按原位装配: 1)活塞、活塞环和气缸。汽车经过磨合之后,三者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关系,所以在拆装过程中各缸的活塞、活塞环和气缸不能互相混乱。如果需要更换新件,应该成套地更换这几种零件,不宜只更换活塞不更换气缸,或者只更换活塞而不更换活塞环。 2)连杆与连杆盖。如果原来在连杆盖的一侧没有记号,拆卸时应当打印编号(见图1-8)。如果混淆,有可能造成连杆轴承失圆。 3)气门、气门导管、气门锁夹和气门弹簧座。气门锁夹、气门杆和气门弹簧座三者之间仅仅依靠小锥度配合而活络地连接在一
起(见图1-9),如果它们相互调换位置,一旦锥度不一致或者磨损不均匀,容易造成锁夹松脱,气门掉落气缸,从而引发重大的机件事故。
4)气门推杆和挺柱(又称“随动柱”)。发动机各气门推杆的球头与随动柱球窝的磨损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某一根推杆与另一气门的随动柱配对,这样会导致推杆有时落在球窝的深处,有时又落在球窝的浅处,容易引起已经调好的气门间隙发生变化,甚至导致气门顶撞活塞,或者气门摇臂折断。因此,这两种零件从发动机上拆下来以后,要做好编号,重新装配时必须保持原来所在的位置不变。 吉利美日轿车MR479Q电喷发动机采用筒形机械挺杆,气门间隙的调整是通过选用挺杆上的不同厚度的垫块来实现的。排气门挺杆的调整垫块比进气门挺杆的垫块厚0.5mm如果在装配时弄错,将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甚至无法起动。 5)柱塞副、出油阀、针阀偶件。柴油机的这3对偶件的配合非常精密,例如高压油泵
柱塞与柱塞套的配合间隙仅0.001-0.003mm,而且它们经过了严格的选配,所以绝不能相互调换。否则,不是由于间隙过小引起精密偶件卡死,就是因为间隙过大导致燃油系统不能产生高压。 6)喷油器。特别是拆卸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喷油器,应当做好气缸记号,安装时喷油器要与气缸一一对应,不能混淆。 7)滑动轴承和轴颈。无论是主轴承、连杆轴承还是凸轮轴衬套,为了使它们的配合关系保持不变,原来装在第几道轴颈的滑动轴承,必须装回那一道轴颈。不仅如此,有的轴承的上片有油孔而下片没有油孔,所以上片与下片也不能调换位置。 8)自动变速器的蓄压器。大修时,不仅所有的蓄压器缓冲弹簧必须对号入座,而且所有的蓄压器活塞必须按照原有的装配方向装入,蓄压器活塞装反会引起个别档产生严重的换档冲击。 2.“满足一头”: 在调整柴油机调速器的调节螺钉时,如果没有转速表,可以先将调速器的飞锤合拢,再将高压油泵的调速拨叉推到最大供油位置,然后调整调速器的调节螺钉,使该调节螺钉与调速轴的轴端刚刚接触,再将调节螺钉拧进1圈,最后拧紧锁紧螺母。这种经验调整方法的实质是“满足一头”(最大供油位置),如此操作比边试、边听、边调的方法更快捷、更准确。 调整自动变速器拉索式换档操纵机构时,首先将拉索长度调整螺母拧松,然后拉动驾驶室内的变速杆到P位,再将自动变速器上的换档摇臂对准P位,并且向前推到止点,然后调整换档拉索的长度,使其绷紧,最后拧紧锁紧螺母即可。 拆装本田飞度轿车CVT变速器的档位开关(即P/N开关)时,应将变速杆置于N位。安装时,先用一个2mm厚的塞尺将切口A和B对准(见图1-10),再安装并紧固档位开关,然后连接电气插头。安装后,应试车,检验安装是否正确——当变速杆处于P位和N位时,应当能够起动发动机;处在R位时,能够接通倒车灯。 否则,应重新安装。 3.油孔对齐: 1)气缸垫。有的
车型在气缸垫上标注有标记,安装时应该使有标记的一面朝上,以使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润滑油道、冷却液水道对齐,确保油液能够流通。 2)主轴承。有的发动机主轴承上片(或者下片)有油孔,而下片(或者上片)没有油孔,装配时必须使轴承上的油孔与机体上的油孔对齐,否则机油油路不通,机油将无法到达主轴承而引起“烧瓦”。 3)凸轮轴轴承。一台6105Q型汽油机,大修后运转不久就出现明显的气门脚响。经过多次调整气门间隙,只是暂时有所好转,发动机工作时间稍长,气门脚响又逐渐增大。打开气门室罩盖,发现气门推杆和气门调整螺钉磨损严重,而且第1缸、2缸、3缸的摇臂不上机油,说明油路不通。拆卸气缸盖,疏通气缸盖上的油道无效。将发动机解体,用吹烟法检
查,发现凸轮轴第2道轴承至气缸盖的油道不通。拆下凸轮轴检查,原来第2道凸轮轴轴承装错了,致使轴承上的两个油孔只有一个与油道孔对正。由于气缸盖至凸轮轴第2道轴承的油道不通,润滑油无法达到第1缸、2缸、3缸的气门组,所以导致气门推杆和气门调整螺钉磨损加剧,气门间隙迅速增大,因而出现明显的气门脚响。更换凸轮轴第2道轴承,故障被排除。 4.垫圈浸渍: 为了提高汽车的密封性能,除了各连接处的密封垫片不可漏装外,对新密封件采取浸油或者浸水的办法,可以提高防漏效果。 1)纸垫。对油压不大部位的纸垫(例如正时齿轮室盖、离合器壳、变速器上盖、最终传动壳体等处的青壳纸垫)可以利用水的不透油特点,先将新纸垫放在温水中浸泡2min左右,直至能够用指甲按出印迹,在安装前再在纸垫的两面涂一层快干漆,能够有效地防止漏油。 对于白壳纸垫,先在机油中浸一下,防漏效果也很好。 2)软木垫。有的气门室罩盖的垫圈采用软木材料制作,这种垫圈容易折断,如果在安装前用水浸泡一下,可以变得柔软一些。 3)皮革油封、毛毡油封。在安装前,放入温度为60℃左右的机油与煤油各半的混合油中浸渍大约10min,直至皮质柔软后再安装。经过如此处理的皮革油封防漏效果更佳。如果不事先浸油,在刚开始运转时会因干摩擦而产生高温,容易引起密封件的老化失效。 4)自动变速器各管路接头的密封垫圈,在安装前应当在自动变速器油中浸一下。 5.移动附件: 当更换气缸体、气缸盖、变速器壳体、后桥壳体等大型基础件时,应当将其上的工艺孔堵塞等小零件从壳体上拆下来,移到新件上去。例如,曾有一台汽油机的进气歧管因为开裂而更换新件,组装完毕后起动困难,着车后没有怠速。最后发现是一个小工艺孔没有堵上,造成混合气过稀。将旧件上的小螺塞拧下,装到新件上,故障被排除。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