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行车动态的判断 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骑车者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老年人比较稳重,车速较慢;年轻人则比较冒失,车速较快;女性则比较谨慎,处理情况比较犹豫,而年轻女性则两者兼有。 骑车人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胆怯心理。骑车人,一无驾驶室,二无头盔,一且出事就是弱者。所以,骑车过程中离机动车越近,机动车的速度越快,骑车人就越害怕。 2)侥幸心理。侥幸心理表现的场合比较多,如从小巷、支路高速窜向大街,逢闹必看,喜阴避晒。 3)排他心理。例如,明知必须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却不遵守、不执行,行驶过程中带人、带重物、双手离把、互相追逐、高速下坡等。 4)超越心理。一般骑车人都有骑车抢时间、争先恐后的心理。特别是男青年,遇到前面自行车速度慢就非超不可,甚至好骑飞车、好抢道。 5)单行心理。例如,多辆自行车在一条路上行驶,骑车人总想穿出去,从慢车道穿到快车道,从车多处穿到车少处,尤其是在无交通警察管理的交又路口表现最为突出。 (2)平板车动态的判断 两轮平板车又称劳力车,一般靠人力拉或推行。由于这种车的速度缓慢,无法及时避让,故在行驶中远远望见时,驾驶人就应鸣喇叭示意,同时还需看清两轮平板车的装载情况。如果车上装的是较长的毛竹、木材、混凝土预制件等,则应考虑到平板车转向时,车尾会扫向路中,这时要预先采取措施,以防措手不及;如果遇到装载很重,速度很慢的平板车,跟于其后时绝不可急躁,尤其是在上坡时,更要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待两车有足够的通行条件时,方可超、会;如果在狭窄的路上遇到平板车,则更要有耐心。 汽车遇到畜力车或有人赶牲备时,还要谨防牲畜受惊。若发现牲畜两耳直立,行人犹豫,则应马上降低车速,做好停车准备,切勿在临近时再鸣喇叭,以免牲畜更加惊慌而发生意外。 3)摩托车动态的判断 摩托车的特点是速度快、稳定性差,具有自行车和机动车的双重特点。驾驶摩托车的人多数是青年,其中还有一些人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对交通通行规则一知半解,加上摩托车的速度快、声音小,不知不觉就会来到行人或车辆的跟前,因此,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汽车驾驶人在驾车过程中,必须对摩托车给予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其动态,保持足够的前距和横距,以确保行车安全。 (4)小型汽车动态的判断 小型汽车包括轿车和微型汽车两大类。轿车的特点是轻便灵活,功率大,行驶速度快,加速性、制动性和操纵的稳定性都好,因此在会车或被其超车时应主动让路。微型汽车的特点是体积小、灵活性好、速度快,经常出入医院、车站、码头、公园等处。行驶中遇有此类车辆,应多观察其动态。当在交叉路口遇见时,应预防其绕越;遇其超车时,若条件许可,则应主动让路、让速、让超。
5)公交车辆动态的判断 公共汽车的特点是体积大、载客多、起步慢、起步和停站的次数多;在早晚客流高峰时,公共汽车的速度较快;上下乘客时,车前车后急穿道路的行人较多;进出站时,非机动车辆绕越的比较多。因此,在绕越停站的公共汽车时,应放宽横距,勤鸣喇叭,并严格注意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动态,提防公交车前后突然出现的行人,做好制动停车的准备,如图1-82所示。
(6)载货汽车动态的判断 普通载货汽车一般满载,平均车速较高,有的驾驶人喜欢抢行,见前车车速略慢就急欲超越。普通载货汽车一般都比较坚固,不怕小擦小碰,在人车相混的道路上,不少载货汽车居中行驶,有的甚至还借用对方的车道。
在行驶中,如果遇到这类载货汽车,则应多注意观察其动态,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此外,还要注意观察载货汽车的装货情况,看有无体积大的或凸出的东西伸出车厢,防止擦挂。
半挂车也属于载货汽车的范畴,其特点是车身长、体积大、载重多,所载货物往往超高、超宽、超长,行驶时灵活性差,多走在道路中间,转弯角度大,借道现象普遍。在行驶中与半挂车相交会时,应提前礼让,并保持一定的安全横距,以防刚蹭。当迥到车速较慢的半挂车时,要耐心驾驶并与之保持较大的安全前距,跟随前进。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超车,切忌急躁,以免发生事故。
(7)军用车辆动态的判断 军用车辆为执行特殊军事任务的车辆。军用车辆的特点是任务急、速度快、驾驶风格较好,但新驾驶人较多,缺乏行车经验,特别是进入市区后,对道路不太熟悉,经常会突然改变行驶路线。行驶中遇到军用车辆时,应主动礼让,驶近路口时,应密切注意其行驶方向,并与之保持较大的前距,以保证行车安全。
(8)拖拉机动态的判断 拖拉机的特点是噪声大,行驶速度慢,制动性能差,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其转向、制动性能更差,操纵更为困难,拖带挂车行驶时还易摇晃。另外,有些拖拉机手原先多在农田作业,对公路和城市街道的行驶经验比较缺乏,极易违法,甚至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在和拖拉机相遇时要提高警惕,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