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包容角和摩擦半径

来自:所有困难
4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304
回复数
0

1.包容角: 从汽车正前方看,主销轴线和车轮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包容角( Included angle)。它在数值上等于主销内倾角和车轮外倾角之和,如图1-54所示。如果车轮外倾角是正值,包容角需要加上车轮外倾角;如果车轮外倾角是负值,则要减去车轮外倾角。例如,如果主销内倾角(SAI)是13.0°,车轮外倾角是+0.5°,则包容角是13.5°;如果SAI是12.0°,车轮外倾角是-1.25°,则包容角是10.75°。 包容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车轮定位诊断参数,可用来诊断悬架系统结构定位失准或悬架组件变形。


2.摩擦半径: 如图1-54所示,摩擦半径是指从车辆正前方看,转向轴线与地面的交点到轮胎接地点之间的距离。摩擦半径能够影响与稳定性和回正性有关的转向性能,然而摩擦半径不是前轮定位参数,它不能从常规的定位仪中测量出来。 摩擦半径越大,反作用力的力矩越大。当车轮遇到障碍物时,车轮将被拉向反作用力矩较大的一侧,这样会造成方向回跳和车辆跑偏现象;反之,减小摩擦半径也就减少了方向回跳和车辆跑偏现象的发生。 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中,摩擦半径一般保持很小(零或负值)的范围,以防制动或碰到障碍物时,车轮所产生的振动传至方向盘,并将快速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力所产生的绕转同轴线的力矩减至最小。
转向轴线与地面的交点在轮胎接地点的内侧,称为正摩擦半径;若在外侧,则称为负摩擦半径。 般的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通常有正的摩擦半径,也有许多前轮驱动车辆有负的摩擦半径。当前轮驱动车辆的摩擦半径为负时,在前轮左右制动力不等、制动失灵、轮胎爆胎、路面两侧附着系数不等情况下,仍能不跑偏或使跑偏程度减弱,大大增强了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这是因为车辆向前行驶时,正的摩擦半径趋向于使前轮向外转,负的摩擦半径趋向于使前轮向内转。如果车辆的摩擦半径为正,假如只是右前轮制动器制动,单从两个转向前轮来看,有自动向右转向的趋势;而若从整个车辆的运动来看,仍有绕右前轮向右转动的趋势。 这两种情况相互加强的结果导致车辆突然向右转向。 如果车辆的摩擦半径为负,情况则不同,假如仍是右前轮制动器制动,虽然从整个车辆的运动来看,有绕右前轮向右转动的趋势,但从两转向前轮来看,却有自动向左转向的趋势,这两种情况必将相互削弱,从而保证了方向的稳定性。 同样道理,上述的其他情况也能使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大大提高。
般而言,主销内倾角和摩擦半径是不可调整的,但是在调整主销外倾角或更换某些部件时则有可能改变主销内倾角及摩擦半径,有可能使操作稳定性降低。若改变了制造厂规定的轮胎或轮辋的规格尺寸,则会使摩擦半径发生改变。如图1-55(a)所示为标准轮胎。如图1-55(b)所示为轮辋内侧加大的轮胎,摩擦半径将变大。如图1-55(c)所示为车辆外侧加大的轮胎,摩擦半径将变小。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