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数据储存在哪里呢?其实集成电路里的数据都由专门的器件储存,就如计算机里的硬盘一样,但一般的电子产品不像台式计算机那样需要大量的数据运算,所以储存的数据相对较少,一般是几个字节(B)到几千个字节。1024B就是1kB,1B称为一个字节(两位数组成一个字节,例如10、8C、AF,这是三个字节),1024kB等于1MB,1024MB等于1GB。对于台式计算机来说,现在的硬盘容量都很大。但在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中,并不需要用到这么大的内存,一般连1MB都没有,甚至只有几十千字节。这些数据一般储存在单片机和八角码片中(图1-3-1)。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 Microcontroller Unit),常用英文缩写MCU表示,
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
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到复杂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英特尔公司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系统芯片)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集成电路)设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发展,基于S0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单片机就是一个不断“读取指令-分析指令一执行指令”的过程。单片机的程序以一条一条指令的形式存放在程序存储器中,单片机开始工作后,就从程序存储器的特定位置开始读取指令,然后由单片机内部的控制器对指令进行分析,根据指令要求,进行“取数、送数、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跳转”等基本操作中的种或几种,这些操作都在一个规定的周期内完成,然后到下一个存储器单元中取指令,重复刚才的操作(当然,这些要执行的操作具体内容可能与上一次不一样),如此不断重复,直到断电为止。
般常见的储存器用一个小的八角码片储存数据即可,这个小八角码片在行业里有个名称,叫作 EEPROM。
汽车电器中有很多这种型号的 EEPROM,通常看到 EEPROM有很多数字和英文,其实这些都是厂家为了区分自己的产品而打上去的。在汽车电子控制器中常遇到的就是以下几种八角 EEPROM型号。
24系列:如24C01、24c01A、24C01B、24C02、24C04等25系列:如25010、25020、25040、25080、25128等。
93系列:如93C86、93C46、93C56、93C76等。
95系列:如95040、95080、95160、95128等。
以上型号尾数越大,表示容量越大,如24C08肯定比24C01的容量要大。
至于有些型号在前面、后面或者中间多了些字母,则为厂家的识别代码。不要被这些识别代码扰乱视线。如93C46、93LC46、93A46、ST93C46等,其实都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掩码标识方法,不经常遇到。如八角码片上标识R57,其真实型号就是93c56。还有一种标识,八角码片上面标识02,其实真实型号就是24C02。还有的真实型号写在八角码片的旁边。
八角码片有很多种,如果一个一个看型号进行区分会很浪费时间,那么如何快速找到需要的八角码片呢?其实只要掌握一个规律即可, EEPROM一般都是布局在CPU附近,所以找 EEPROM八角码片时,只要找到大CPU附近的八角码片,
就会变得很容易了。
八角码片外观如图1-3-2~图1-3-4所示。
八角码片第一角位置区分:红点标记是1脚,如图13-5~图1-3-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