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容易被忽视的法律知识(1)超载不要为了面子而在车内多挤几个人。“机动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将被处以200元的罚款。 (2)驾驶证过期C级执照的期限是6年,过期后继续开车就属于“无证驾驶"。无证驾驶会被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而且还有可能被处以拘留15天以内的处罚。所以一定要按驾驶证上注明的期限去换证。 (3)不系安全带副驾驶位也一定要系安全带。现在很多车辆后排也有安全带,最好也系上。 “乘坐人员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带”将被处罚。 (4)相关检验标志一定要贴在挡风玻璃上要按规定将年审标志、环保标志、交强险标志和年票等标志贴在挡风玻璃上。 下及时更换这几个标志,都有可能被交警处罚。要想去除旧贴纸,可请专业的汽车美容师傅帮忙,清理一下,然后换上静电保护贴,将标志贴纸直接贴在保护贴上,既符合交通法规的要求,又方便以后更换。
8.2车内装饰物或放置物摆放注意事项(1)车内悬挂玩偶的位置不要影响视线车上悬挂的小玩偶在行车过程中左右摇晃,容易阻挡视线。后挡风玻璃下面放背包、手包及其他玩具等物品,急刹车时,有滑向前方伤及桑员和司机的可能,在倒车时也影响司机观察后视镜。
(2)给座椅增加坐垫最好想办法固定,否则危险如喜欢在驾驶席上垫坐垫最好想办法固定,因为坐垫是活动的,容易造成驾车者坐不稳,紧急制动时,身体很容易向前滑出,造成身体撞向方向盘,发生危险。
3)使用长毛方向盘套装饰方向盘危险为了防止出汗打滑或者是防寒,减轻长途驾驶震动对手的影响,加装方向盘把套是一种选择,但最好不要使用长毛方向盘把套。长毛方向盘把套使用一段时间后,手感会变好,但摩力也减小,在遇急情况需要猛打方向的时候,操控性无形中就变差了。
戴劳保用的线手套或秋冬用功能类似的“魔木”线手套都是很好的选择。夏天可以不会因手出汗造成操作方向盘时打滑,天气寒冷时也不会冻得手指僵硬而导致操作困难。也可使用驾驶用手套,只是价格比较贵。尼龙手套、普通的皮手套容易打滑,不可使用。
汽车行驶过程中始终在震动。凹凸不平的道路、车轮动平衡被破坏、传动轴磨损过度等都会造成车身震动。震动对司机的健康损害较大,尤其是手部和脚部。
戴一副手套开车能减轻震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科学研究表明,受震动的影响,长期开车的人的条件反射机能会受到抑制,神经末梢受损,痛觉功能明显减退,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会降低;震动还会使长期驾车者的手掌多汗、指甲松脆、手臂肌肉痉栾、握力萎缩下降,骨关节出现脱钙、局限性骨质增生或变形性关节炎。强烈的震动和噪声长期刺激入体,还会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失眠等症状。医学上通常将这类震动引起的疾病称为“震动病”。
驾驶用手套会在手掌和手指处使用防滑的翻皮或植入细小的颗粒,防止打滑;
在手腕等活动部位使用弹性更好的菜卡材料,手套与手掌紧密贴合,手掌活动自如不受阻碍;在容易出汗的关节部位使用 COOLMAX面料,加速汗液导出,保持手掌的干爽。专业驾驶手套价格昂贵,车主也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自行车手套。
自行车手套的防滑、透气功能与汽车手套相似,但是自行车手套还更加注意对手的保护功能,在指关节、手背等需要保护的部位增加了吸震、耐磨材料。此外,自行车手套的颜色、外观更加前卫、运动化。
8.3车内乘客安全须知①向乘车人宣传安全注意事项,如锁好车门,及时制止乘车人不安全动作,如将头、手伸出窗外等。
②开关车门前一定要注意周围的交通状况,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③还应当提示乘车人在车内不要吸烟,吸烟影响健康,容易发生火灾。
④不要超载,应告知乘客交通法规中有关载人的规定。
8.4乘客上下车安全须知①上车前要确认周围尤其是前后方安全后再开门上车。
②车门打开一点后便伸头看看,确认安全后再将车门开大些下车。
③车停稳后,再让乘员上下。
8.5儿童乘车安全须知(1)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带如果乘车儿童能够占满一个座位,就可以使用安全带,但安全带不能太靠近下巴。需要注意的是,过于幼小的儿鱼不能使用安全带,因为安全带在事故中对幼童腹部的伤害并不亚于撞车对儿童的伤害。
(2)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通常情况下,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0至6岁半的儿童,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可使儿童的乘车安全提高7倍。儿鱼安全座椅首先要用安全带固定,最好汽车本身也能够固定儿童安全座椅。
(3)儿童乘车时一定要坐后排,不要坐副驾驶因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汽车在紧急制动或发生意外碰撞的时候,就会把孩子挤到控制台或者挡风玻璃上,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下面一些做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安全的!
①让孩子自己上下车。小孩子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回弹。这有可能夹伤小孩子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清楚。年轻父母最好亲自给孩子开关车门。
②孩子坐在副驾位置。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是最不明智的。因为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弹出,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弹出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部,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所以,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后排位置。
③让孩子在后备厢里做游戏。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纠缠自己,也为了全神贯注地开车,便让孩子在打开的后备厢里独自玩耍。车辆行驶时,孩子会东倒西歪,如果撞及车内硬物,可能会受伤。此外,从设计上来讲,后备厢是吸收后方撞击力的地方。所以,把孩子放在那里实在是不安全的。
④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由于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的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力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此外,当汽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即使5千克重的婴儿也不容易控制,因此家长很难保护怀中的孩子。
⑤小孩绑成人安全带。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绵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
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如发生车祸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频的压伤。
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有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⑥开车与孩子说笑。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给孩子吃。
把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于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技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车内堆砌装饰品。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到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操控台上的香水、装饰品,一旦被猛烈追尾它们就会弹射出去,高度往往正好是在孩子头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