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远方

来自:小宝贝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53
回复数
0

防御性驾驶对驾驶人观察前方路面视距有明确的要求,要把目光投向15秒之后汽车将要到达的地点之外,就是说视距要大于车辆行驶15秒的距离。 只有放眼远方,才能大范围地观察道路交通情况,为研判信息、制定预案、采取避险措施预留时间。 把目光投向15秒之后汽车将要到达的地点之外,简称放眼远方的15秒法则。为什么视距要大于车辆行驶15秒的距离呢? 车辆行驶中,驾驶人将车前的各种交通信息尽收眼底,这些信息被传输到大脑,经过大脑的筛选和整理分析,随即制定安全对策,这个“感知一分析一决策”的过程,需要6~8秒的时间。 大脑向肢体发出指令,手、脚协调配合,准确执行大脑下达的指令,再通过车辆的相关系统或装置,如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燃油供给装置等,完成驾驶人的操作指令,这个过程需要5~7秒的时间。 如图1-1所示,以上两个过程均取上限,8秒+7秒=15秒,于是就构成了15秒法则。 在15秒法则中,是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这个距离的长短由车辆当时的速度决定,见表1-1。


显然,车速不同,15秒的时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就不同,这就造成15秒法则不便操作。然而,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在各种不同的车速下,15秒的行驶距离与当时的时速之比是个常数(4.17),即
有了这种数量关系,15秒法则就便于操作了。例如,当车速为每小时30千米时,驾驶人的目光应该投向4×30=120(米)之外;当车速为每小时60千米时,驾驶人的目光应该投向4×60=240(米)之外,见表1-2。
放眼远方是防御性驾驶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安全预防事故的基本要求。 但是,对于新手来讲,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长期的步行铸就了人的生理视距,步行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5千米,与此相对应的视距为20米,人们在行走时总是习惯性地把视距限制在20米左右的范围,这种习惯对于驾驶高速行驶的汽车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由行人转变为汽车驾驶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和习惯养成,才能让他们的视距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延长。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