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上来看,氢燃料电池车到现在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0-2005年。1990年美国能源署开始制订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和示范项目,世界发达国家(地区)纷纷加紧氢能与燃料电池的研发部署。当时人们对这项技术的攻关难度理解不够,以为燃料电池车可能在1995年左右实现产业化,以至于巴拉德公司股票涨到190多美元。实际上,做出的三辆氢燃料电池车在试验阶段稳定运行地很好,但放在芝加哥上路运行不到一个月全部垮掉。大家这才意识到燃料电池不适用于汽车的工况。 第二个阶段是2005-2012年。用了7年时间终于解决了燃料电池的工况适应性问题,燃料电池比功率达到了2kW/L,在零下30℃也能储存和启动,基本上满足了车用要求。 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今,丰田燃料电池比功率达到了3.1kW/L,并在2014年12月15日宣布,“未来”氢燃料电池车实现商业化,进入了商业推广阶段,其后,本田与现代也推出了燃料电池商业化车。因此,从商业化角度,有人把2015年誉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元年。全球氢燃料汽车技术进程如图10-1所示。 从全球发展来看,燃料电池车现在已经进入商业化导入期,当下的焦点就是降低成本和加氢站的建设。燃料电池发动机从性能、体积上可以实现与传统内燃机互换低温适应性可以达到-30℃,行驶里程可以达到700km,一次加氢小于5min,跟燃油车效果完全是一样的。随着企业界的参与,产品工艺的定型,批量生产线的建立以及关键材料与部件国产化,相信燃料电池成本会得到大幅度降低。此外,要加大力度推进加氢站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