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障码说明: 定义:4挡传动比不正确。 解释:车辆在4挡指令打开的情况下运行,电子控制模块(ECU)检测到4挡传动比不正确。 故障原因包括变速器液液位太低,换挡电磁阀、变速器液压传感器、阀体内的电磁阀、输入轴速度
传感器、输岀轴速度传感器、电路、插接器、变速器控制模块故障等。
(二)案例分析:
(1)故障症状: 该车配置2.0L发动机和FS5A-E型手自一体5速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约为8000km,故障症状如下:车辆过铁路道口时进行了一次制动,结果发动机故障灯、自动变速器故障灯点亮,此后车辆虽然能够行驶,但挂挡和升挡时闯车。
(2)诊断与检修: 使用诊断仪对自动变速器系统进行自诊断,内容见表2-73。
检査ATF油位,将车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拉紧手制动器,踩住制动踏板,将变速器杆从P挡移到R挡、N挡、D挡、M挡,停留2s,然后将变速器杆放在P挡,抽出油尺观察油面在油尺的上刻度线,自动变速器液位检查正常。
清除故障码,进行路试,行驶20km后,发动机故障灯和自动变速器故障灯同时点亮。用诊断
仪检测,故障码为P0734和P0766。清除故障码后继续行驶,故障灯再次点亮时,用诊断仪再次检测,故障码为P0734。
怠速时管路油压为1275kPa(正常油压400kPa),而且无论在空挡、D挡、R挡时该油压都在1275kPa不变。将变速杆从P挡移到R挡时自动变速器冲击严重,从P挡移到D挡时冲击比R挡轻一点。分析上述现象,是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TCM)检测到4挡传动比错误,执行了故障保护功能。清除故障码,管路油压回到400kPa,油压恢复正常。
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自动变速器液液位过低、变质恶化;管路压力过低;换挡电磁阀A、B、C卡住;压力控制电磁阀卡住、控制阀卡住;前进挡离合器打滑;2-4挡制动带滑转;3-4挡离合器打滑;控制阀被卡住(旁通阀或者3-4挡电磁阀);换挡电磁阀D卡住;油泵故障;自动变速器(TCM)故障。
用诊断仪查看管路系统油压:怠速时管路压力为420kPa(正常压力为330~470kPa);R挡压力为590kPa(正常压力为490~710kPa);D挡压力为420kPa(正常压力为331-471kPa)。以上检查结果说明油泵工作正常,管路油压在正常范围内。
进行时滞试验:将变速杆从N挡位移到R挡,车辆0.5后开始蠕动;将变速杆从N挡移到D挡,车辆0.5s后开始蠕动。以上检査结果正常。标准时间延迟:从N挡到D挡范围为0.4-0.7s,从N挡到R挡为0.4-0.7s。变速器时滞试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内。
检査自动变速器油,油液颜色为棕红色(正常油液为明红色),说明变速器内有烧损故障,油液受到高温影响。拆下自动变速器油底壳,在检査油质时闻到烧焦气味,看到摩擦材料磨损下来的颗粒,油底壳磁铁上积聚了大量铁质粉末和铜质粉末,说明变速器内部存在机械磨损故障。
拆下液压阀体,取出电磁阀。用万用表测量压力控制电磁阀A、B、C的电阻,都是2.4欧左右
(标准值为1.0~4.2欧);测量换挡电磁阀D、E的电阻,为15欧(标准值为10.9~26.2欧)。对压力控制电磁阀和换挡电磁阀进行通电检査,电磁阀发出“咔哒”工作声,说明无卡滞现象。
分解液压阀体,检査手动阀、低速反向换挡阀,移动正常;检査压力调节阀、换挡电磁阀、旁通阀、3-4 挡换挡阀,移动正常,无卡滞现象;在检査电磁减压阀时发现其不能回位,取岀阀芯,发现阀芯有拉痕。用1000号细砂纸研磨有拉痕的阀芯,清洗、组装液压阀体。更换油滤器、自动变速器油。试车,故障依旧。
用正常车的液压阀体进行替换,故障现象消失。根据故障码P0766,拆下4挡电磁阀D,进行通电检査,当故障出现时发现该电磁阀卡在打开位置。更换4挡换挡电磁阀D,清洗液压阀体及其他的换挡电磁阀,清除故障码,试车,故障彻底排除。
(3)总结:该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根本原因是自动变速器油液里有摩擦材料颗粒,液压制阀体拉伤,导致液压阀体操作不灵活,变速器产生不正常磨损,主动盘、被动盘严重磨损。
故障码P0734产生的机理:当车辆以4挡行驶,满足下列条件时,TCM会监控前进挡离合器毂的转数与副齿轮转数的转数比:如果转数比为0.6或更低或者1.249或更高,那么TCM判定有故障存在,激活故障保护功能,禁用4挡和5挡,并最大化管路压力。
故障码P0766产生的机理:换挡电磁阀D卡住。当车辆自动变速器在D挡位以4挡行驶,TCM会监控前进挡离合器毂与副齿轮的转速比。如果转数比为0.6或更低或者1.249或更高,那么设置该故障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