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Ⅱ系统和欧洲车载诊断系统EOBD的导入

来自:GA**AN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27
回复数
0

OBD系统起源于美国,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对OBD系统的重视,OBD系统也的确对汽车维修工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对诊断接口和通信方式等技术进行了标准化规定,OBD系统也从第一代的不统一发展到了统一标准的第二代(OBDⅡ)。OBDⅡ在诊断功能及标准化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故障指示灯、诊断连接口外部设备ECU之间的通信协议以及故障码都通过相应标准进行了规范化处理。此外OBDⅡ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被外部设备读取。这些数据包括故障码、一些重要信号或指标的实时数据,以及冻结桢信息等。1998年10月13日,欧盟委托1SO组织在OBDⅡ基础上制定了EOBD标准,我国也在2005年4月5日在EOBD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COBD标准。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部(CARB)在1996年实施LEV排放法规的同时率先导人OBDⅡ,欧洲共同体也于2000年在实施欧洲3号排放法规的同时,要求所有新轿车、轻卡车(25t以下)必须装备EOBD系统。因为美国和欧洲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排放法规体系所以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有OBDⅡ、EOBD两种形式。欧洲型车载自诊断系统与美国的OBDⅡ区别不大,只是针对欧洲的排放标准重新做了匹配,也同样配备了中央诊断接口和废气警报灯。OBDⅡ、EOBD除了对与排放有关的部件完全失效诊断外,还要对由于部件老化、部分失效引起的排放超标进行诊断。因此,OBDⅡ、EOBD系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在用车整个使用寿命范围内的排放控制。OBDⅡ、EOBD使用统一的标准只要用一台仪器即可对各种车辆进行诊断检测,这给全球汽车维修检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OBD系统的接口也从过去的各式各样发展到现在的统一16个针脚形式,如图4-2所示。在16个针脚中,其中7个是标准定义的信号针脚,其余9个由生产厂家设定,ISO19942标准:第7号和第15号针脚用于传送资料。SAEJ1850标准:第2号和第10号针脚用于传送资料。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