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中的明暗适应

来自:无邪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85
回复数
0

车辆在通过隧道时,如果驾驶人操作不当,容易发生连环追尾、转向失控、迎面碰撞、侧面剐等交通事故。因此,驾驶机动车通过隧道,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进入隧道前要适当降低车速。如图5-61所示,隧道入口处有限速标志的,要按照交通标志规定的车速行驶。对于大型车辆来讲,还要注意交通标志对隧道的限高、限宽规定。属于单行路或者交替通行的隧道,在入口处还设有交通信号灯,车辆要在绿灯亮时才能进入隧道。


②如图5-62所示,进入隧道前要根据交通标志的提示,开启示宽灯和近光灯,必要时可鸣喇叭。如果是雨天行车,要注意隧道内是否有积水,必要时可下车观察路面情况。 ③在车辆刚刚驶入隧道时,驾驶人由光线充足的露天道路进入暗淡的隧道内,眼睛对这种明暗的适应,需要8~10秒的调节,这种调节就是让瞳孔由小迅速变大,以便能够吸收更多的光线,才可以看到暗处的环境。在瞳孔没有完成由小到大的生理调节之前,突然置身于光线暗淡的隧道内,汽车驾驶人看到的是黑色的、模糊的景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黑洞效应”。由于存在着“黑洞效应”,此时一定要降低车速,待眼睛适应隧道内的暗环境之后,才可以适当提速。 ④进入隧道后要谨慎驾驶,不可在隧道内紧急制动、急打方向超车、倒车、掉头、停车。如果车辆在隧道内发生故障,必须停车,应该尽快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然后再设法将车辆转移到隧道外。
⑤在较长的隧道内行驶,当听到前方有碰撞声响时,要立刻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随即降低车速,以避免在隧道内发生连环追尾的交通事故。 ⑥如图5-63所示,在有些隧道内还设有出口距离预告标志,该标志能够显示隧道出口的距离和弯道走向。 车辆临近隧道出口时,隧道出口处高亮度的物景在驾驶人眼中形成明亮的“白洞”,眼睛需要再次进行生理调节,让瞳孔由大变小,在没有完成这种调节之前,突然置身于隧道外的亮环境,眼睛会处于视觉模糊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白润效应”。此外,在隧道出口处还有可能出现横风。所以,在车辆驶出隧道出口时,要降低车速,握稳转向盘,必要时可吗喇叭,如图5-64所示。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