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的高电压在火花塞的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火花,点燃气缸中的已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火花塞上产生的火花点燃空气-燃油混合气,汽车维修工作中通常将这一过程称为燃烧。 火花穿过可燃混合气从中心电极到接地电极。结果,可燃混合气沿着火花的路径被触发产生化学反应(通过氧化作用),同时产生热量,形成火焰中心。 火焰中心触发周围的可燃混合气,这样,火焰中心的热量向外扩展(称为火焰传播)点燃可燃混合气,见图5.4-5。如果火花塞电极的温度太低或电极的间隙太小,电极将吸收火花产生的热量。结果,火焰中心将被熄灭,导致缺火,这种现象称为“电极猝熄”。如果电极猝熄作用比较明显,则火焰中心将被熄灭。电极越小,猝熄作用越小;电极形状越接近方形,越容易放电。 为了改善点火性能,有些火花塞在接地电极上有一个U形槽,或在中心电极上有V形槽见图5.4-6。 电极上带槽的火花塞比不带槽的火花塞具有较小的猝熄作用,以形成较大的火焰中心。 同样,还有些火花塞通过较细的电极减小猝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