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
WDB1400572A134458
故障现象:
车主反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稍微凹凸不平一点的路面,车身后部就会不断弹起,类似于减振器过硬或失效的症状。
故障诊断:
试车过程中不断听到车身后部底盘传来的噪声,这是悬挂系统部件之间相互撞击产生的。回厂后将车辆举升起检查,包括悬挂拉杆、控制臂球头、轮毂轴承等零部件,均未发现磨损及松旷迹象。分析故障原因,估计还是由于后减振器未发挥应有的阻尼作用。但车主却说,因同样故障一个月前在其他修理厂已更换过两个后减振器,当时确实好了一段时间。
为此我们再次仔细查看了车身悬挂的配置情况:前轮悬挂采用的是普通减振器和螺旋弹簧,而后轮悬挂的两个减振器的颈部,则连接有液压管路。液压管路分别与一个球状的蓄压器相连,然后汇集到一个类似于感载比例阀的液压元件上。顺着这个液压元件的油管往车身前部寻找,结果发现油管一直连到了发动机的转向助力泵,也就是说,转向助力泵有两个功用,一是为转向机构提供液压助力,二是为后减振器提供液压源。这两个液压系统虽然均由转向助力泵进行泵油,但液压管路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有各自的储液罐。检查底盘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在整个后减振器液压系统中,没有发现任何与之关联的电气元件。如此看来,这套后部车身水平控制系统是纯液压/机械的形式,如果性能出现问题,也就与电气方面无关。
续的液压力。
4. rear spring struts.后减振器总成。
它颈部的一条油管与蓄压器相连接,油管内的油压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减振器的软硬度和车身的高度。
5. reservoir.液压油储液罐。
在液压系统性能的检测方面,WIS提供了两组标准数据(表1-1-7),这两项测试的油压表安装孔均设计在悬挂控制模块上。
虽然这是规范的检测方法,但我们一时找不到如此高量程的压力表,因此,还得从最基本的步骤入手。首先检查油液状况,油质和油量正常;转向盘的转向助力轻便,推断车身水平系统的液压也足够;两个后减振器是新换的,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不宜再次更换;剩下的就是两个蓄压器,如果它们失效了,会直接影响到减振器的阻尼效果。
将蓄压器进行拆检,用螺丝刀插入蓄压器的油腔内,螺丝刀一触到底,说明蓄压器内腔的膜片已破碎。在更换前,我们对新元件进行验证,结果螺丝刀只能伸进蓄压器5cm左右的深度。新蓄压器安装好,在储液罐中添加奔驰专用液压油,运转发动机,后部车身随之徐徐升起,但一直未达到标准的车身高度。用路试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排空,行驶10km后车身恢复到正常高度,故障症状也完全消失。
故障总结:
奔驰车系根据不同的底盘系列,配置了不同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如ABC主动式车身系统、 AIr matic空气悬挂系统、ADS适应式减振悬挂系统等,其中的一些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还与诸如ESP、ASR、ABS等系统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对车身稳定性、舒适性及安全性的最佳控制效果。本例所涉及的液压/机械式车身水平控制系统,它应是ADS系统的初期配置,主要装配在W140和W129底盘车型中,检修的重点应放在元件的机械性能方面,维修人员无须过多考虑电气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