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维修诊断设备的诊断缺陷
汽车维修设备的发展与汽车整车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日,从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安全气囊,到牵引力控制、车速稳定电子装置、微处理器及网络技术,配以大量传感器、执行器,使得原本不可想象的功能成为现实。目前的汽车更安全、环保,动力性、操纵性更好。与此同时,对于维修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找出故障原因是汽车维修诊断技术发展的方向汽车诊设备在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汽车微机控制系统检测诊断
设备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的诊断仪、扫描器到汽车示波器等几个阶段。简单的诊断仪是利用配套连线和车上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数据交流的专用仪器,只能读取与清除ECU存储器内的故障信息(故障码及内容)。扫描器增加了对汽车微机控制系统数据扫描的功能并能显示出微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等元件的实际运行参数(数据流),以便检修人员快速分析问题,确定故障部位。但是对扫描工具来讲,对错误信号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对超范围的信号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是正确的,或者是由于“假信号”发生太快,扫描工具不能同步捕捉信号而无法显示。这也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汽车明明有故障,而用扫描工具检测却显示系统不正常。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辆轿车的ABS系统时好时坏,驾驶人要求维修,那么首先要连接诊断设备进行故障码读取,进行数据流分析,根据故障提示进行处理。可是没有读出故障信息,进行路试,也没有出现驾驶人反映的问题,检测一切正常。根据维修资料提示,连接万用表对ABS传感器进行电阻及电压测试,结果所显示的数值都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按照维修流程对ABS控制单元供电及相关线路进行测试,结果均正常。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制造商的诊断流程推荐更换ABS控制单元,但是因为ABS控制单元和ABS泵是一个整体必须一起更换,更换完ABS控制单元以后,故障却没有排除。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多半为传感器信号不良、接地不良、系统插接件连接不良等,控制单元出问题的概率相对较低。接地及插接件可以通过万用表测试完成判断工作,但是对于传感器信号的判断,万用表的表现却不是那么理想。如图1-49所示为两个ABS传感器信号波形的比较,下边的传感器信号波形中间存在瑕疵,而对于这种问题万用表是无能为力的,甚至ABS控制单元也无法识别该传感器是不是真的有故障,进而为维修检测工作带来一些麻烦但是采用示波器测试,通过对传感器信号波形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故障所在,问题
轻松得以解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曲轴转角传感器靶轮缺齿或齿因受外力作用而受损,可能导致车辆加速不良甚至出现熄火现象,有瑕疵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同样会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
图1-49两个ABS传感器信号波形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