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片机复位操作: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等情况下都需要复位。复位的作用是使中央处理器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都恢复到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单片机的复位靠外部电路实现,信号由复位引脚RST输入,高电平有效。在振荡器工作时,只要保持RST引脚高电平的时间不少于两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即复位。复位后,PC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为0000H,片内RAM中内容不变。 单片机复位的条件是必须使RST引脚(9)加上持续两个机器周期(即24个振荡周期)的高电平。例如,若时钟频率为12MHz,每个机器周期为1s,则只需2^s以上时间的高电平。在RST引脚出现高电平后的第二个机器周期执行复位。单复位电路一般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开关复位,如图1-17所示。 图1-17(a)为上电复位电路,上电复位是利用单片机上电初始对电容C充电,使RST引脚获得高电平而触发复位的。电容充电的高电平触发时间持续10ms有效。 图1-17(b)为手动复位电路,手动复位是利用短暂按压按钮开关给RST引脚直接施加高电平触发复位的。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看门狗”的自动复位电路,需要相应软件支持。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周期性触发程序,每隔一定的时间(如1.6s),给RST引脚输入一个大于10ms的高电平脉冲,触发RST复位。当主程序受干扰发生程序“跑飞”或“死循环”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自动复位,不至于系统停机。自动复位电路特别适用于干扰大、周期性循环工作系统的实时监控,如对发动机的实时监控。
2.单片机待机运行模式:
进入待机模式的条件是通过软件将PCON寄存器的D0位IDL置1。待机运行模式下内部时钟不向CPU提供,只供给中断、串行口、定时器部分。CPU的内部状态维持,即包括堆栈指针SP、程序计数器PC、程序状态字PSW、累加器ACC所有的内容保持不变,端口状态也保持不变。该模式适用于采用CMOS工艺的MCS-51系列单片机。
进入待机方式后,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系统退出待机方式,一种是任何中断请求被响应都可以由硬件将PCON(IDL)清0而中止,另一种是硬件复位。
3.掉电工作方式:
进入掉电工作方式的条件是通过软件将PCON寄存器的D1位PD置1。掉电运行状态下片内时钟停振,仅保留片内RAM单元中的内容。必须采用硬件复位的方法结束掉电工作方式。
待机运行模式和掉电工作方式是单片机的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