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窗玻璃破碎的应急处理 行车途中,有可能会有异物砸中风窗玻璃使其破碎。风窗玻璃损坏后,会使前方视线模糊不清,且会伤及驾驶人,应立即减速,并拉长与前车的距离。具体脱险措施如下: 1)风窗玻璃一且破碎了,就会模糊不清,使前方视线几乎完全受阻。这时驾驶人必须保持镇定,不要突然转动转向盘或过分用力制动,面应缓慢降低车速,并尽快驶离行车道。 2)将车辆在适当地点停放后,用工具把破裂的玻璃击穿。 3)如果有应急用的挡风装置,可装复后继续行驶。若想在无风窗玻璃的情况下继续行驶,则要把所有的车窗关紧才可开车。当车内的空气开始“颤动”时,即表示车内车外的气压相等,这时驾驶人可不必过分担优,可以放心开车。但不要加快车速,否则车内气压太高,可能把后窗玻璃压迫得飞脱出去。 (2)散热器“开锅”的应急处理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现散热器“开锅”时,应立即停车,使车辆处于怠速状态,不能盲目打开散热器盖往散热器里加注冷却液,以免散热器内沸腾的液体或蒸汽喷出伤人,应待液体温度稍下降后,观察回水管没有沸腾的液体或蒸汽喷出时,再打开散热器盖加注冷却液。打开散热器盖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人尽量离发动机远一点,头部最好不要面向散热器。 2)先用抹布捂住散热器盖(见图9-17),将盖拧松一点,然后迅速收回手臂,观察有无蒸汽从盖的四周溅出。
3)待没有蒸汽溅出后,顺势将盖打开。
4)打开散热器盖时不能戴手套,以防沸腾的液体或蒸汽将手套打湿,造成烫伤。目前车辆冷却液均采用长效防冻液,如没有携带备用的冷却液,可临时加注少量纯净水,切记不能加自来水和河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散热器“开锅”时间较长,发动机温度过高,不能马上加冷却液,以防气缸体崩裂,应让发动机自然冷却后再加冷却液。换冷却液时,不可将热的冷却液全部放出后再加冷的冷却液,应边放边加,以免高温气缸骤冷破裂,如图9-18所示。加冷却液后应起动发动机,检查有无漏液现象。
(3)车身倾骑在路肩上的应急处理 汽车一个车轮或两个车轮驶上路缘(见图9-19),使车身倾骑在路肩上时,驾驶人应从靠路面一侧的驾驶室门出来。必要时,将车内货物由路缘外侧的一面搬到靠路边的一侧,以增大路面上轮胎的压力,防止汽车因失去平衡而倾覆。在车身基本稳定后,用铁锹刨挖路面上轮胎周围的泥土,使路面上的轮胎下沉。如果前后桥或传动轴触地,在车身平稳前,不可冒险开动车辆,以防发生翻车事故。
(4)车轮驶出路肩悬空的应急处理 一旦有车轮驶出路肩,悬空停住车时(见图9-20),驾驶人应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既安全又不使车辆失去平衡的地方脱离驾驶室。驾驶人离开驾驶室后,要仔细观察车辆的险情,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车辆有倾覆坠崖的危险,应用绳索系住车身拴在路上的自然物或木桩上。如果路肩处坡度较缓,可挖削路肩,使悬空车轮落地。如果悬空车轮下方很陡,可用一根木杠,以路缘为支点,将一头伸在悬轮下,在另一头用力压下,使悬空车轮驶出。
(5)汽车翻车的应急处理 感到汽车不可避免要倾翻时,应避免因车体翻转而被碰撞或甩出车外。
如果向深沟翻滚,则应迅速趴到座椅下,紧紧抓住转向盘,避免身体在驾驶室内滚动面受伤;如果驾驶室是敞开式的,驾驶人应尽量下躲,车翻转时,更要抓紧,以免身体被抛出车外。跳车时不要朝翻车的方向跳,以防跳出车外被车体压上。若翻转时感到不可避免地要被抛出车外,则应在抛出车厢的瞬间猛蹬双腿,增加向外抛出的力量,以增大离开危险区的距离,落地时,用双手抱头顺惯性方向跑动或滚动一段距离,这样有助于远离危险区。
(6)发生相撞、碰擦时的应急处理1)迎面相撞,车速较低时,应迅速判断可能撞击的方位和力量。若判明碰撞部位不在转向盘前或冲击力不大,则驾驶人应低头收缩于两臂之间,以减轻撞车后受伤的程度,如图9-21所示。当碰撞方位不在驾驶人一侧或撞击力较小时,驾驶人应用手臂抵紧转向盘,两向前蹬直,身体向后倾斜,头向后仰,以此形成与撞击时产生的较大惯性力方向相反的力,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撞击时身体向前撞击转向盘,头部撞到风窗玻璃上受伤,扩大事故的危害程度。
2)迎面相撞,速度较快,撞击部位临近驾驶座位,冲击力较大时,要注意躲开转向盘,往副驾驶座位上移动,同时将两腿抬起。因为车体相撞时,发动机部位和转向盘都会后移,若驾驶人躲避不及时,胸部、腹部就可能被转向盘挤压,造成伤亡。发动机后移或平头车前部撞瘪,可能会撞断驾驶人的双腿。
3)侧面相撞多数发生在交叉路口。当发现正有车向自己车的侧面冲来时,应让车身后部与来车相撞,以减小损伤程度,如图9-22所示。如果估计侧面的车辆正向自己的座位方向冲来,则应迅速往驾驶室另一侧移动,同时用手拉着转向盘,以便控制方向,并借助转向盘稳住自己的身体。
(7)车轮被陷时的应急处理1)车轮被陷时,千万不要着急,应先试着用低速档脱困。如果是手动档汽车,应该使用2档;如果是自动档汽车,应该把变速杆置于“2”档或“L”档的位置。
如果这样仍然不能脱困,就可以把轮胎的气压降低一些,在轮胎下面垫些硬板或石块等,这样能有效地增加摩擦力,使汽车脱困,如图9-23所示。
2)如果车轮掉进了沟中,最好的解困方法是求助于其他汽车,把汽车拖出来,以免事态继续恶化,如图9-24所示。特别是当路边的地面过软时,仅靠汽车独自的力量向外爬,很容易使汽车横向滑动或者越陷越深。
3)车轮陷入不深时,可在被陷车轮前后挖铲出一条驶出通道,或通过向车轮下铺垫石料、木板、树枝等方法使汽车驶出。如果车轮被陷较深,上述方法仍不能使车辆驶出,可设法用千斤顶将被陷车桥顶起,然后向车轮下面铺垫石料、木板、树枝,再使汽车驶出。
4)若汽车的一个驱动轮掉进了路侧的混凝土沟中,这时必须使用千斤顶,把掉进沟中的车轮支起来。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利用其他车辆来拖动汽车,将使轮胎顶撞到沟壁上,可能会把悬架装置撞坏。为了保证安全,最好把千斤顶支在摆臂上,随着千斤顶逐渐升高,弹簧逐渐地压缩变短,最后使轮胎略高于路面,如图9-25所示。这时再求助其他车辆帮助拖车,就不会有问题了。
5)车轮陷入深坑打滑空转时,可在汽车前方适当位置打一根木桩或将木杠插入轮下(见图9-26),将粗绳(或钢丝绳)的一端系在木桩上,将另一端穿过驱动轮钢圈孔系住车轮,然后用低速档平稳前进,绳索缠入两轮之间,汽车随之驶出。
6)如果汽车在铁路道口熄火,无法起动,则应立即设法将车移开铁路道口。
①将变速杆置空档,请人协助将车推离铁路道口,如图9-27所示。
②将变速杆置空档,请求车前或车后相类似的汽车把车顶推出铁路道口。
③采用拖拉的方法将车拖出,必要时可采用多台车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拖出。
④将变速杆挂低速档,以蓄电池带动起动机驱车离开铁路道口。
⑤将变速杆挂低速档或倒档,用手摇柄摇动曲轴使车辆脱离铁路道口。
⑥在蓄电池电力不足或无手摇柄时,可将变速杆挂空档,在传动轴万向节处,用橇胎棒转动传动轴,由于转动的方向不同,可使车辆前进或后倒,迫使车辆脱离危险区。
⑦如果无法将车辆推出,可迎着火车驶来的方向边奔跑,边将两臂高举到头上向两侧急剧摇动,若能同时手持颜色鲜艳的布料或物品则更理想,夜间可手持白色灯光,上下垂直急剧摇动,示意火车紧急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