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驾驶,由于灯光照射范围和亮度有限,光线不停地晃动,给驾驶人正确观察、判断情况带来很大的影响。 (1)做好行车前的准备工作 在行车前,驾驶人应注意适当休息,保证精力充沛;对车辆的技术状况要做全面维护和检查,尤其是灯光照明设备,应齐全、有效,不可勉强行驶;在夏天夜间行车时,应关好车窗,以防蚊虫钻入眼睛;在通过村镇、桥头、树边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人在路边乘凉或露宿,以防事故;对行驶路线、道路情况、沿途对行车有影响的路段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 (2)加强行车中的安全驾驶1)行车中应随时注意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车辆有无异常响声和特殊气味。 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将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行车。 2)正确预见路面情况。夜间行车时容易对路面产生错觉,不少事故都是由于驾驶人错误地判断路面的范围,把车驶出路外造成的。如果能对路面情况有正确的预见,就可以减少交通事故。 对路面情况的判断(路面颜色的一般规律)主要有: ①白是水,黑是泥,灰白是路所以,要走灰不走白,遇黑停下来。 ②前方路面有阴影,车到近处就消失,一般是小坑;如阴影不消失,一般是路面有较大的坑,或者路中有挖开的沟,如图2-56所示。 ③如果灯光离开路面,忽远忽近并照在路的一侧,一般前方是大转弯,如图2-57所示;如路面突然消失,一般是急转弯或者是下陡坡,如图2-58所示。
④若行驶中车速自动减慢或者发动机声音沉闷,则汽车可能驶入了坡道或者松软的道路,在上坡或坡道的低谷地段,灯光的照射由远而近,如图2-59所示。
3)严格控制车速。夜间驾驶时,道路上交通情况比较简单,很多驾驶人会习惯性地将车开得越来越快,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夜间驾驶人只能看到灯光照射的有限区域,而对道路两侧的情况根本看不到。如果道路两侧出现突然情况,就很难及时处理。因此,应严格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距,如图2-60所示。
4)加强会车、超车的预见性。正常会车时,要提前观察好自己车前方道路或两侧路面情况,选择好会车地点,主动做好停车、让车准备。与来车相距150m以上时,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见图2-61),适当降低车速,靠道路右侧(不可太靠边)保持直线行驶。非正常会车时,对情况复杂的道路,感到会车没有把握时,应及时选择地方靠边停车,并开示宽灯、尾灯,让对方通过后再继续行驶。一般情况下,夜间应避免超车,必须超车时,应注意选择路面较宽的地段跟近前车,并连续变换远、近光灯示意(见图2-62),必要时用喇叭配合,在判定被超车确实让道且允许超车时,才能超越。如果前车成列,超越时更要特别小心。
5)注意夜间骑车人。与自行车交会时应特别小心,防止自行车突然跌倒,如图2-63所示。要为骑自行车的人着想,不仅要看清自己车辆前方的道路情况,还要看清自行车前方的道路情况,同时还应使用近光灯使骑车人看清前方道路。若发现自行车摇摆不定,则说明骑车人看不清道路,此时,应减速,关闭前照灯,打开示宽灯,必要时应停车,以防危险。
(3)注意其他灯光信号 夜间最醒目的标志是灯光,所以很多目标都用灯光来显示。夜间行驶时,不但要注意汽车的灯光,还要注意拖拉机、人力车、自行车等微弱的灯光信号灯,同时也不可忽视施工信号灯、交又路口倍号灯、铁道路口信号灯等。遇到这些信号灯时,一定要将车速降到安全速度以下。尤其在铁路道口,要坚持“一慢、二看、三通过”。在施工地段,情况辨别不清楚时,必须低速缓行。遇险要地段,应停车察看,不可盲目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