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障码说明: 定义:系统(空燃比)太稀(第1排)。 解释:燃油修正是指电子控制模块(ECU)通过增加或减少喷油器打开时间的方式来控制燃油输送,从而使发动机获得最佳空燃比(空气对汽油质量比为14.7:1)。空燃比太浓是指燃油输送量过大,空燃比太稀是指燃油输送量过小。如果自适应燃油控制系统已经达到了补偿极限,而空燃比仍然很稀的话,该故障码就会出现。故障原因包括空气流量(MAF)传感器之后的空气泄漏、PCV系统泄漏、氧传感器故障、氧传感器附近排气泄漏、EGR泄漏、空气流量(MAF)传感器故障、燃油滤清器太脏、燃油泵供油不足、燃油压力调节器故障、喷油器阻塞、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故障、电子控制模块(PCM或ECM)故障等。 (二)案例分析:
(1)故障症状: 该车配置1.6L发动机,行驶里程约为120000km,故障症状如下:启动发动机后,仪表板的发动机故障灯一直点亮。
(2)诊断与检修: 使用诊断仪对发动机系统进行自诊断,故障码为P0171,内容为混合气过稀。
査看发动机系统的数据,发动机热车怠速状态下,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电压为1.15~1.17V,喷油脉宽为2.81~2.88ms,怠速空气控制为40.40%,前氧传感器电压为0.02V(不变化),后氧传感器电压为0.01V(不变化)。前、后氧传感器均处于稀的状态,猛踩加速踏板,则氧传感器信号电压瞬间可以上升到0.9V,向进气口喷入化油器清洗剂,也可以看到氧传感器信号电压上升到0.9V,由此证明氧传感器没有损坏,但发动机确实在怠速状态下混合气过稀。
观察发动机排气管的排气状态,有不均匀的排气。利用尾气分析仪检测尾气状态,怠速时氧参数数据为0.54(正常情况下为0),说明发动机混合气过稀,有剩余的氧没有参与燃烧。怀疑是空气流量传感器损坏或其后方有未经计量的空气进入发动机,造成混合汽过稀。经过检查,发现气门室盖与进气软管连接的胶管接头漏气,进行密封处理,试车,发动机状态没有好转。
进一步检査,听到喷油器附近有真空漏气声,将化油器清洗剂喷到3缸喷油器胶圈时发动机工作由抖动变得平稳了。拆下油轨进行检査,发现3缸喷油器胶圈损坏而造成漏气。更换胶圈后试车,发动机怠速平稳,各项数据恢复正常,检修工作结束。
(3)总结:此车故障是因为喷油器胶圈漏气,有一部分空气未经计量就进入发动机,造成混合气过稀。利用尾气分析仪可以准确地缩小故障范围,提高维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