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防盗系统的工作原理

来自:忍不住思念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68
回复数
0

车辆防盗系统的工作过程,共分为三步,如图21-6所示。


第一步:钥匙的确认每一个随车提供的钥匙都已经在车身控制模块内部被记录。 在做钥匙确认的时候,钥匙内部的收发器代码都会被阻断器模块读取出来,这些代码会在车身控制模块内部进行确认:
①若防盗识别通过,车身控制模块会将这些代码发送给车上其他参与车辆防盗的控制模块进行下一步的防盗识别。 ②若防盗识别未通过,车身控制模块将终止进一步的防盗识别请求,车辆防盗系统不会被激活。 第二步:发动机控制模块和车身控制模块之间的防盗匹配车身控制模块将通过防盗识别的代码发送给发动机控制模块。同时,发动机控制模块向车身控制模块发送一个4位的挑战码。 车身控制模块使用挑战码进行计算。 发动机控制模块本身也使用挑战码进行计算。 在发动机控制模块内部将两个模块的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如果相同,车辆防盗通过,允许发动机起动;如果不同,车辆防盗系统将立即激活,禁止发动机起动。 第三步:车辆的确认在车辆生产出来后,车辆的防盗代码就已经通过编程写入车载防盗模块中。 在做车辆防盗确认时,车身控制模块向全车所有的防盗模块发送一个布告信息,通知防盗模块将这些防盗代码发送回来,车身控制模块预先是知道这些防盗信息的。同时,车身控制模块也能够将这些防盗信息进行比较和存储。若其中任一控制模块的防盗代码未通过防盗确认,车辆防盗系统将立即激活,禁止发动机起动。 参与车辆确认的防盗模块包括:电子制动控制模块、空调控制模块、组合仪表、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和车身控制模块。 在设定的时间内,除车身控制模块和发动机控制模块外,至少要有3个模块参与到车辆防盗确认过程中来,组合仪表一定要在车辆上。 如果以上三个步骤中的任何一步发生故障,发动机将不能起动。起动机、喷油器及点火系统都将停止工作。此时,在仪表安全指示灯会亮起(图21-1),车辆防盗系统被激活。若要解除车辆防盗系统,则需要对车辆进行防盗编程,写入新的防盗信息。 为了避免车辆防盗信息的泄露,通常在更改防盗模块存储的防盗信息时需要使用安全代码。安全代码与VN号对应,每辆车有一个唯一的,并且外部不可见的安全代码在防盗模块第一次编程时由“Ts2WEB"根据车辆VIN号写入。在对防盗模块刷新程序(特别是防盗数据)时,需要安全代码的输入和认证(在“TIS2WEB”的后台数据库完成操作)。 当对新更换的防盗模块(除车身控制模块外)编程时,该模块将从车身控制模块读入防盗代码、环境识别代码等防盗数据(更换新车身控制模块时,车身控制模块将从发动机控制模块获取这些代码),并在编程时由后台数据库根据车辆VN号输入唯一的安全代码,同时锁定存储防盗数据的芯片(芯片一旦被锁定,其内部存储的数据将不可改写或删除)。 如果将已使用过或已编程的防盗模块直接安装到其他车辆上,将不能通过防盗检测,车辆无法起动。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