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附件、进排气歧管及气门室盖: 发动机从车上拆卸下来以后,应安装到发动机翻转架上,如图13-3所示,以方便分解发动机。分解发动机时,一般从附件(例如发电机、动力转向泵等)开始,接着是进排气歧管、气门室盖。拆卸附件时,应注意传动带的安装线路,并且小心拆卸传动带张紧器,防止意伤人。 拆卸曲轴扭转减振器: 曲轴扭转减振器也叫曲轴平衡器,它安装在曲轴前端,拆卸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锁止飞轮(图13-4),防止曲轴转动,然后拧松曲轴扭转减振器紧固螺栓(图13-5)。如果需要使用拉拔器拆卸曲轴扭转减振器,应当选用专用拉拔器,且安装在曲轴扭转减振器的内侧,图13-6所示。 注意:在用拉拔器拉拔曲轴扭转减振器时,若拉拔器安装在曲轴扭转减振器外侧或安装位置不当,可能造成曲轴扭转减振器损坏,曲轴扭转减振器一旦损坏必须更换。
拆卸气缸盖:
转动曲轴,对齐凸轮轴链轮(或正时带、正时链)曲轴链轮等部件的正时标记,如图13-7、图13-8所示,使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有些发动机(如科鲁兹1.6L LDE发动机)可使用专用工具对齐正时标记。
注意:正时带一旦拆下,不要转动曲轴或凸轮轴,防止活塞撞击气门。
拆卸凸轮轴之前应观察进、排气凸轮轴的识别标记、轴承定位标记及朝向标记(如果没有这些标记,则需要在相应的部件上添加标记),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拆卸凸轮轴轴承盖(详细顺序参见维修手册),最后取下进、排气凸轮轴,并检查凸轮轴、气缸盖、凸轮轴、轴承盖等部件的润滑油道是否脏污或堵塞。
有些发动机(如科鲁兹1.6L LDE发动机)的气缸盖螺栓可以直接拆卸,还有一些发动机需要拆卸凸轮轴才能拆卸气缸盖螺栓。拆卸气缸盖螺栓时有顺序要求,一般离气缸盖中最远的螺栓先拆卸,然后成对角依次拆卸其他气缸盖螺栓,最后拆卸气缸盖中间的螺栓,如图13-9所示。
拆卸气门组件:
气门组件包括摇臂、挺柱、气门、气门油封等部件。
摇臂及液压挺柱(或气门挺柱)与气门是一一对应的,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并且做好标记。拆卸气门时,先使用气门弹簧压缩工具压缩气门弹簧,取出气门锁片,如图13-10所示,缓慢释放弹簧力,直至气门弹簧完全松弛,然后取下气门弹簧座、气门弹簧气门、油封。拆卸后应检查气门弹簧座是否有刮伤、积炭,必要时检查气门弹簧尺寸、气门导管间隙是否符合规格,详细操作参见维修手册。气门杆表面的积炭(图13-11)可用塑料刮刀进行清理,同时检查气门头部及气门座是否积炭烧蚀。
缸肩检查及清除:
“缸肩”是由于气缸磨损不均匀而形成的。活塞上下运动会在气缸工作表面形成上大下小的不规则锥形磨损,而活塞环接触不到的上口由于磨损较少,易形成“缸肩”,如图13-12所示。拆卸活塞连杆组件前,需要检查是否有缸肩。若有,应清除缸肩(图13-13),否则,易造成活塞或活塞环损坏。
拆卸油底壳:
翻转发动机,使发动机底部朝上,按照合理的顺序拆卸油底壳螺栓。有些发动机的油底壳结合面涂有密封胶,需要选用合理的工具拆卸油底壳。然后检查油底壳中是否有油泥,油孔是否有脏污或堵塞。同时,拆卸机油集滤器,并检査集滤器滤网是否破损或堵塞。
拆卸活塞连杆组:
拆卸活塞连杆组之前,需要观察活塞与气缸孔的配对编号、连杆朝向标记、活塞顶部的朝向标记、连杆轴承盖的朝向与配对编号等,如图13-14、图13-15所示。没有标记时应做好标记,拆下的部件应按顺序摆放。同时应转动曲轴,使被拆卸的活塞处于下止点,然后拆卸连杆轴承盖螺栓,取下连杆轴承盖及轴瓦。另外,还应将取出的活塞连杆组成套组装在起,防止与其他气缸的活塞连杆组部件混淆。
注意:有一些发动机的连杆轴承采用胀断工艺加工,可能没有配对编号。
拆卸曲轴:
拆卸曲轴时也需要做好标记和检查,如主轴承盖定位标记、曲轴止推轴承位置等。首先确保飞轮和机油泵已经拆卸,有些发动机(如科鲁兹1.6L LDE发动机)还需要拆卸曲轴后油封、曲轴位置传感器变磁阻环。然后拆卸主轴承盖螺栓,注意螺栓拆卸的顺序。有些发动机(如新君威2.0T LDK发动机)采用下曲轴箱体设计代替主轴承盖,一定要严格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进行拆卸。接下来,使用铜棒或橡胶锤轻轻敲击主轴承盖,使其松动,取下所有主轴承盖和轴瓦并做好标记。最后,将曲轴垂直向上取出,并竖直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曲轴拆卸后,使用直尺(刀口尺)和塞尺检查主轴承座的同轴度,如图13-16所示,将直尺放置在主轴承座上,用塞尺测量各主塞尺轴承座与直尺之间的间隙,最大间隙即为主轴承座同轴度。
直尺在发动机分解后,需要检查各气缸缸径、气缸体平面度、气缸盖平面度、曲轴直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