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轮好像人的一双脚,汽车的全部行驶性能都要依靠车轮来实现。据统计,运输车辆上装配的橡胶轮胎的价值占全车总价值的20%左右,轮胎的损耗费用占运输成本16%~22%。因此正确维修和合理维护橡胶轮胎,是节约成本、提高汽车使用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橡胶轮胎的人工拆装要领: 拆装橡胶轮胎的关键是在做到快捷的同时,如何防止内外胎发生破损和保障安全。如果没有橡胶轮胎拆装机,而用手工拆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只能使用专用工具和撬棒进行拆装,禁止使用螺钉旋具之类的尖锐工具。 2)如果轮胎使用日久,外胎锈死在轮圈内而不容易取下,可以将轮胎平放在干净的地面上,用专用撬棒在胎口与轮圈之间撬开一定的间隙,然后在轮圈与外胎的结合部倒些肥皂水或者清水,并且用铁锤沿着轮圈外侧锤击轮胎,使肥皂水在振动的过程中从缝隙渗入生锈面,待渗透2~3min后,外胎就会比较容易拆下来了。 3)为了减少内、外胎之间(见图3-24)的粘连和磨损,在正式安装之前,需要在外胎内壁撒些滑石粉。 4)有的外胎上设置有平衡标志,其采用红、黄、白、蓝等着色胶料,制成△、口O、↑等形状,并硫化在外胎的侧面,其表示此处为外胎的最轻部位。在安装内胎时,应将气门嘴正对这一记号,以保持车轮在高速旋转时的平衡性。 5)充气不要过急。由于内胎柔软并且可折叠,如果内胎塞入外胎后突然大量充气,内胎的皱折可能来不及伸展即被压住,从而造成内胎损坏。因此在安装内胎时,要分两步充气,即先充人少量的气体,稍停,然后放气,使内胎的折叠部分在“充气→放气”的过程中伸展开来,然后再充气至规定的气压。 6)为了保障安全,在正式充气时,应该在轮盘半圆形孔内横穿一根粗钢棒,用于压住
锁圈和挡圈,并让挡圈朝向地面或其他障碍物,防止在充气过程中锁圈或挡圈突然高速弹出伤到人。
2.用简便方法判断轮胎气压是否合适:
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子午线轿车轮胎来说,如果胎面的接地长度为10cm左右,从花纹上看有3~4个花纹着地,就可以认为轿车轮胎的气压是合适的。
注意不要忽视大气温度对轮胎气压的影响。为此,在汽车的维修手册中,一般都会提示在“冷态时测量”和“调整轮胎的气压”。
厂家规定的橡胶轮胎气压标准值,除了标注在橡胶轮胎的侧面外,有的还粘贴在左侧前车门立柱(框)上,或者粘贴在油箱盖的内面。
3.子午线轮胎只能单边换位:
由于车身的质量并非平均分摊在4个车轮上,所以进行轮胎换位有助于保证轮胎的均匀磨损,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通常每行驶8000km应进行轮胎换位,而四轮驱动汽车则在每行驶6000km时就要进行轮胎换位。
不同驱动形式的汽车,其轮胎换位方法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应采用图3-25所示中“B”方式进行轮胎换位;对于后轮驱动及四轮驱动汽车,应该采用“A”方式进行轮胎换位;对于装用定向轮胎的汽车,则应采用“C”方式进行轮胎换位。
由于子午线轮胎特殊的内部结构,在使用时它的旋转方向是唯一的。如果与轮圈一同交叉换位,必然改变轮胎的旋转方向,其结果会引起轮胎的不平衡,车辆行驶时会有发飘或者跳动的现象。所以子午线轮胎不能交叉换位,只能单边换位(见图3-25所示中的“C”)。
子午线轮胎前后换位的好处是,可以使轮胎保持良好的强度,这是由于轮胎的最大受力是在车辆制动时,前后换位并不改变轮胎最大受力的方向,这样可以保证轮胎橡胶与子午线钢丝受力的方向不改变,其结合强度不会因为受力方向改变而降低。这也是目前许多高性能轮胎要求尽量不左右换位的原因。
4.在任何情况下同一辆车的车轮都要保持规格一致。
使用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轮胎和轮辋,会对转向性能、制动性能、离地间隙、车轮间隙、防滑链间隙、前照灯角度、保险杠的高度、轮胎与车体的间隙、车速表的精确度、车轮和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乘坐舒适性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求更换尺寸、结构和负荷范围与原装轮胎完全相同的轮胎(见图326)。同时要按车桥成套地更换轮胎。如果使用其他尺寸或者类型的轮胎(包括改装宽扁的轮胎),将严重影响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因为规格不同的轮胎的滚动半径会发生变化,会导致ABS控制模块得到错误的车速信号,ABS控制的实际车轮滑移率偏离正常的范围,造成制动性能下降。
一辆大众途安4.2L汽车,无论变速器处在D位还是手动模式,只要发动机怠速运转且车速在5km/h以下缓慢直行时,就能听到底盘下右后轮处发出有节奏的“咯噔、咯噔”响声,同时车辆有振动感,但是汽车在转向时没有这种异常响声。更换分动器、后桥差速器总成,都无法排除故障。最后发现前、后轮胎的品牌和花纹不相同,轮胎的外径也有差异,测量前轴、后轴的离地高度相差将近20mm。更换相同品牌、花纹和规格的橡胶轮胎后,故障排除。
注意:子午线轮胎不能与斜交轮胎混合装在同一辆汽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