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的五项基本原则,前边的四项原则都是在强调驾驶人要注意其他车辆、行人的交通动态,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让其他车辆、行人注意我们的动态,取得周围车辆、行人的理解及配合。 车辆行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周围车辆、行人对我们的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喇叭和灯光。 喇叭是汽车重要的安全装置,利用汽车喇叭的声响,可以引起周围车辆、行人对我们的注意,以便我们安全顺畅地通行道路。喇叭声可以起到排险的作用,当行人、非机动车闯入我们的车前时,一声喇叭就能促使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主动避让,尤其是雨天、雾天行车,遇到紧急情况,别忘了使用喇叭。喇叭声可以起到避险的作用,如图1-14所示,当我们开车靠近拱形桥时,由于视距受限,我们无法观察对向是否有来车,我们应该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及时鸣喇叭,以便引起对向来车的注意,提示对向来车靠右行驶,以确保安全会车。 如图1-15所示,车辆行驶在交通标志规定禁止鸣喇叭的路段,驾驶人不得鸣喇叭。
近些年来,在一些城市的道路上安装了声呐电子警察,在50米的距离内,可以自动辨别市区道路鸣喇叭的声音信号,由摄像头同步抓拍车辆号牌,再传输到声源自动辨别系统,进行声源定位和图像识别,在确认的车辆照片上显示彩色圆形标记,如图1-16所示,并且在道路上方的电子屏幕上显示违法鸣喇叭车辆的号牌号码,如图1-17所示。有违法鸣喇叭行为的车辆驾驶人,将会受到记3分的处理,罚款100元的处罚。
在交通标志规定禁止鸣喇叭的路段鸣喇叭,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在交通标志规定鸣喇叭的路段,驾驶人必须鸣喇叭,以便引起过往车辆、行人的注意。在交通标志规定鸣喇叭的路段没有鸣喇叭,不仅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同时也违背了防御性驾驶中引人注意的原则。
随着人们对交通环境意识的增强,市区道路大多禁止鸣喇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汽车灯光来引人注意。
汽车上的许多灯光都具有引人注意的功能。
汽车行驶中,当我们踩下制动踏板时,汽车尾部的制动灯便会自动发光,后边尾随的车辆驾驶人立刻就会高度警惕,并及时做出刹车响应。假如车辆的制动灯失效,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不能发光,便不能引起尾随车辆驾驶人的注意,从而增加车辆追尾事故的概率,就会让我们被动地卷入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检查车辆尾部的制动灯是否有效,如果发现制动灯有故障,要及时检修。
将汽车挂入倒挡,汽车尾部的倒车灯便会自动发光,有些汽车还会伴随着轰鸣器的音响,以便引起后方车辆和行人的注意。
汽车制动灯和倒车灯的引人注意功能是可以自动启动的,汽车其他灯光的引人注意功能大多是需要人工来启动的。例如,转向灯、危险报警闪光灯(俗称双闪灯)、雾灯、会车灯(远光灯和近光灯交替闪烁)、示位灯、驻车灯等,这些车灯必须要由车辆驾驶人操作才能启动引人注意的功能。
需要人工启动引人注意功能的这些灯光,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启动,以便引起其他过往车辆和行人的注意,向周围的车辆和行人显示我们的行驶动向或者驻车方位,提示周围的车辆和行人不要与我们驾驶的车辆相距太近,以免与我们的车辆发生接触。我们要正确使用这些灯光,让我们周围的车辆和行人注意我们,理解我们,配合我们,让道路交通这个复合的动态系统能够实现信息沟通,让我们在知己知彼的和谐氛围中实现共赢。
总之,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环回视野、留有余地、引人注意是防御性驾驶的五项基本原则,是防御性驾驶人品质的体现,也应该是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值得推荐的准则。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领域,放眼远方,就是考虑问题时要有长远打算;顾全大局,就是考虑问题不能脱离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环回视野,就是考虑问题要周全一些;留有余地,就是对待同一问题要有多种预测;引人注意,就是要相互理解和互相帮助。防御性驾驶的五项基本原则不仅概括了安全驾驶车辆的哲理,也概括了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