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款奔腾制动带磨损过甚或烧焦

来自:文文文文文文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34
回复数
0

⒈车辆信息:车型:2008年款奔腾发动机:2.0升变速器:5挡手自一体行驶里程:140000公里


⒉故障现象: 正常行驶时,升挡有耸车的感觉,车辆无法正常升挡。没有2挡,进入3挡后换挡冲击严重,AT故障报警灯常亮。
⒊故障诊断与排除:①用电脑诊断仪检测故障码,存在故障码:P0732挡位2错误(检测到错误的齿轮传动比); P0734——挡位4错误(检测到错误的齿轮传动比)。 ②进行路试时确认故障现象,用检测仪检查输人/涡轮速度传感器的频率:关闭点火开关,连接诊断仪,启动发动机,车速为40kmh,在D挡驾驶汽车,节气门开度大约为25%,读取输入涡轮速度传感器的频率约为1.275Hz(正常值为1.300Hz),检测结果不正常。 ③经过试车确认,车辆不能正常升挡,无2挡,车辆偶尔可以升到2挡,有时直接升到3挡进入3挡后换挡冲击严重,AT故障报警灯点亮,车辆进入故障保护模式。 ④分析故障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变速器电脑(PCM)根据节气门开度、车速及发动机转速等相关信号来控制变速器各电磁阀的工作,进而接通或切断通往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并控制管路压力,以实现变速器的自动换挡24挡制动带的操作如下: a.当液压作用于伺服固定器与伺服活塞(2-4挡制动带接合侧)时,伺服活塞作用于2-4挡制动带以锁定2-4制动鼓。同时,伺服机构复位弹簧也起到阻碍的作用,从而可以获得最佳2-4制动带接合力。 b.当液压作用于伺服活塞与变速驱动桥箱(2-4挡制动带释放侧)时,伺服器活塞被推向伺服器固定器一侧,这使得2-4制动带靠自身弹簧力延伸,打开2-4制动带。
c.当液压同时作用于何服器固定器与何服活寒之间以及何服活塞与变速驱动桥箱之间时,何服器活塞被推向何服固定器一侧,因为这两个区域与弹簧力的差别,2-4制动鼓的定被解开。 ⑤分析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 a.自动变速器ATF液位过低或变质; b.换挡电磁润A、B或C被卡; c.压力控制电磁阀吸附; d.管路压力过低; e.2-4挡制动带打滑; f.3-4离合器打滑; g.前进挡离合器打滑; h.控制阀被卡住(旁通间或34挡电磁阀); i.油泵故障; j.TCM故障。 ⑥故障检查及判定: a.自动变速器ATF液位低或变质。发动机预热后,检查油尺油位,在油尺上下刻度之间。油质发黑并有烧焦味。ATF液颜色呈红棕色,没有烧焦气味,油品变质。正常ATF液的颜色为明红色,无异味呈红棕色、黑色或有烧焦味,发现金属微粒,可能是ATF磨损,这是机械零件因润滑不良而烧蚀造成的,很有可能是制动带或摩擦片的烧蚀。 b.检查液压系统管路压力。连接油压表,启动发动机,测量管路油压、D挡油压、R挡油压。管路压力为400kPa(正常压力为330-470kPa);R挡压力为600kPa(正常压力为490710kPa);D挡压力为400kPa(正常压力为330~470kPa)。测量油压分析:管路油压R挡油压、D挡油压在规范范围内,说明油泵工作正常,系统压力正常c.检查发动机失速转速。启动发动机,挂D挡失速转速为3100r/min(标准值为2300-2900r/min)挂R挡失速转速为2800r/min(标准值为2300~2900r/min)。R挡失速转速正常,D挡失速转速高说明有离合器、制动带打滑的现象。 d.检查换挡电磁阀A、B或C被卡住。当把+B用于每个变速驱动桥接线端时,换挡电磁阀AB或C能发出“咔嗒”声,A、B或C电磁阀正常。检查变速器上的组合插头和TCM插头之间线束,都正常:检查涡轮速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插头和线束,都正常;检查变速器内的专用线束都正常。 ⑦根据诊断仪检测到的故障码,ATF油位、油质检查,路试结果,失速试验检测在D时发动机失速转速高于标准值的分析结果,判断变速器内机械系统有问题。进一步拆检油底壳,油底壳内有大量摩擦粉末沉淀,说明自动变速器的制动带和摩擦片磨损严重,必须进行修理。拆下变速器下油,同时分解变速器,检查前进挡离合器片、单向离合器、变矩器单向离合器、低速倒挡制动带,34挡离合器,都正常。当拆下2-4挡制动带时发现有不正常的磨损和烧蚀,分解2-4挡制动带何服器,2-4挡制动带何服器阀芯和壳体有发卡及拉伤,致使2-4挡制动带磨损严重和烧蚀检查结果证明这部分有故障。 ⑧更换故障零部件:2-4挡制动带,2-4挡制动带伺服器,24挡制动带伺服器阀芯,对壳体拉伤的地方进行修复处理。因为壳体的拉伤非常轻微,对壳体拉伤的部位用1000号细砂纸进行修复处理,安装完毕后用诊断仪清除故障码,上路行驶时,升挡耸车的感觉没有了,现在车辆正常升挡,AT灯熄灭,故障解决
⒋案例总结:通过该车故障的排除过程,可以发现该车故障的根本原因是过了质保期(3年或6万公里)后没有及时保养,更换ATF工作液和油滤器,工作液变质,磨损下来的金属颗粒太多,金属微粒进入液压系统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