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 Ⅱ 的目的

来自:岁月忽以晚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82
回复数
0

在OBD Ⅰ 标准的框架下,维修人员面对品牌各异的汽车、形形色色的故障,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配上形状各异的诊断插头,对照纷繁复杂的维修资料,在发动机舱内、翼子板内侧、仪表板壳内、乘客席脚下等部位寻找诊断接口,读取故障信息。这对维修人员的检修工作来说,效率极低,且无益于车辆排放诊断测试的标准化。 因此,加利福尼亚州大气资源局开始发展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OBD Ⅱ系统)。OBD Ⅱ 系统可在发动机的运行状况中持续不断地监控汽车尾气,一旦发现尾气超标,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当车辆的相关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警告灯(MI)或检查发动机( Check Engine警告灯将点亮或闪烁,同时发动机控制模块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并且通过诊断仪可以将故障码从发动机控制模块中读出。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性质及部位因此,在OBD Ⅱ计划实施之后,任一技师可以使用同一个诊断仪器,诊断任何品牌厂商根据OBDⅡ标准生产的汽车。OBD Ⅱ成熟的功能之一是当系统点亮故障灯时,记录下全部传感器和驱动器的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诊断维修的需要。 面对各国日益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OBD Ⅱ监视排放控制系统效率的目标是:随着汽车运行中效率的降低,根据联邦测试步骤,当汽车排放水平已达到新车排放标准的1.5倍时,点亮故障灯并存储故障码。 此外,OBD Ⅱ还要求配置某些附加的传感器硬件,例如附加的加热型氧传感器,装在催化转换器排气的下游;采用更精密的曲轴位置传感器或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以便更精确地检测发动机是否存在失火故障;所有车型统一配置一种新的16针诊断接口。这样一来,动力系统控制模块的运算能力大大提高,不仅能够实时跟踪部件的损坏状态,而且满足了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