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WDB2201651A224985车型:奔驰S320,底盘型号为W220,发动机型号为112型。 故障现象:启动发动机之后,仪表板出现“ AIRmatic”故障信息。从车辆外观来看,右侧车身高度明显比左侧低。 故障诊断:该车底盘配置了空气悬挂AIRmatic系统,即4个车轮悬挂都采用带有空气气囊的减振器总成。4个空气气囊承载了车身的全部重量,车身高度由气囊充气量
VIN:WDB2201651A224985车型:奔驰S320,底盘型号为W220,发动机型号为112型。
故障现象:启动发动机之后,仪表板出现“AIRmatic”故障信息。从车辆外观来看,右侧车身高度明显比左侧低。
故障诊断:该车底盘配置了空气悬挂AIRmatic系统,即4个车轮悬挂都采用带有空气气囊的减振器总成。4个空气气囊承载了车身的全部重量,车身高度由气囊充气量
进行调整,悬挂的硬度则通过减振器杆内的液压阀门进行调整。与车身高度和悬挂硬度调整功能相对应,在仪表板中央设置了两个手动式调整按钮,当 AIRmatic系统出现故障时,这两个按钮功能也处于失效状态。
连接STAR诊断仪进行自诊断,选择S级220165车型,在“ Control units”控制单元组中,选取 AIRmatic系统,查询故障信息,显示:
C1335-032 Fault in componentY36/6y2(right front level control valve. 含义为右前高度电磁阀Y36/6y2故障,当前存在。
C1335-032 Fault in componentY36/6y4(right rear level control valve. 含义为右后高度电磁阀Y36/6y4故障,当前存在。
执行故障码清除功能,重新启动发动机,这两个故障码再次出现,而且故障性质也没有发生改变。选定C1335-032故障码内容,点击F3键,诊断仪显示与故障码相关的诊断帮助信息,翻译过来是:“如果同时出现数个电磁阀或空气压缩机继电器的故障码,那么有可能其中一个电磁阀或压缩机继电器出现对地或正极短路问题。”继续点击F2键,诊继仪显示相关的检测步骤,主要内容包括:电磁阀的标准工作电压为4~8V电磁阀的标准阻值为6~10。
为了对故障问题做进一步检测,查询WS维修资料库,得知在右前车身底部,安装了一个称为高度控制电磁阀单元Y36/6的成元件,这个总成元件上共设有5个电磁阀,用于控制空气压缩机与各减振器以及储气罐之间的空气管路:电磁阀y1为左前减振器所用、电磁阀y2为右前减振器所用、电磁阀y3为左后减振器所用、电磁阀y4为右后减振器所用、电磁阀y5为储气罐所用。线路连接如图1-1-81所示。
拆下Y36/6总成元件,逐一测量各电磁阀阻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将线束插头处
理干净,重新安装好,启动车辆,仪表板依然显示“ AIRmatic”故障信息。查询故障码,与原先一样。在机舱左前电控箱内,找到空气悬挂控制模块N51,拔下线束插座,测量线束侧针脚间阻值,4号与28号、33号、35号、25号、24号的针脚间阻值,均在9.22~9.58欧范围内,说明线路连接和电磁阀是良好的。为了验证是否为控制模块本身故障,将35号与25号针脚的连线对换,依然为原先故障码内容。将25号针脚线剪断,右后高度电磁阀Y36/6y4的故障码代号则变为C1335-001,这说明控制模块依然能够对线路或短路故障进行识别,但监测性能出现偏差,只能做更换处理。
更换新的控制模块之后,必须使用诊断 仪执行初始化“ " Startup”功能,否则车身高 度和悬挂硬度调整功能虽然能正常工作,仪 表板却会一直显示“ AIRmatic”故障信息。 此时若进行故障诊断,会发现储存有一个故 障码:“C1517004 Level calibration was not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含义为车 身高度校正没有成功完成。由此说明新的 控制模块必须进行车身高度的初始化校正匹 配。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 AIRmatic电控 系统诊断菜单中,选择初始化“ Startup" 功能,按F3键,诊断仪显示高度传感器 B22/8、B22/9、B22/3的信号1电压值(高 度传感器为双信号传感器)。按F2键,诊 断仪显示所需输入角度的标准范围:前车 轴为4.8度-5.5度,后车轴为-1.9度~-1.4°度。 按照车身水平的实际状态,使用键盘输入车
身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的角度数值,按F3键进行确定即可。重新启动车辆,仪表板的显示状态恢复正常,检修工作至此结束。
故障总结:新的空气悬挂控制模块为何要进行初始化高度校正,其原因就在于每辆车的底盘结构配合不可能完全一致,总会存在一定的机械公差。而车身高度的传感器B22/8、B22/9、B22/3安装在悬挂控制臂上,它们实际测量的是控制臂的夹角,换算成信号电压,再由控制模块N51处理为车身高度值。因此,高度校正的输入数据为控制臂的实际角度,这需要专用工具进行测量,而且是规范的操作程序。但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可以借助经验反复进行尝试,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笔者的经验是,某个车轮侧的车身高度较高,输入角度数值也应较大,检修人员可依此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