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温冷车起动时,对于手动档的车型来说,起动前应先检查变速杆是否已经放在空档,以避免带档起动造成起动机损坏或蹿车。起动前应尽量关闭车上的车灯、音响、空调等大型用电器,确保蓄电池的电力能完全输出给起动机。这不仅是对蓄电池的保护,也是让起动机更轻松工作的必要条件。 不要着急起动车辆,应先将电源接通,此时仪表盘上所有的警告灯都会点亮,进行车辆自检,当大部分警告灯熄灭时,说明系统自检完毕(此时正常亮起的警告灯应该只有三个,即蓄电池警告灯、驻车制动灯及安全带警告灯),此时就可以起动发动机了。 现有车辆的发动机内部有些部件仍采用飞溅式润滑方式。在凉车状态下,尤其是冬天低温状态下,润滑油的流动性会减弱,所以达到完全正常润滑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各部件的温度和受热膨胀程度不一样,若在没有预热的状态下起步,有些部件会溅不到润滑油,此时受到磨损的程度远远大于正常值,所以直接着车并起步必定会加大这段时间内的磨损。因此,避免直接着车起步可以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2)正确进行热车,一般在发动0.5-1min后上路,但此时千万勿以高转速行驶。有人为了使发动机升温快一些或者为了不使发动机熄火,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发动机转速很高,或者不断地扇动加速踏板(见图3-8),这是不正确的操作。应保持在低车速,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000r/min左右,最高以3000r/min为限。
否则,逞一时之快,发动机及变速器所受到的激烈磨损可是无法复原的。应待发动机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再正常行驶。
3)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经理论计算和长期实践证明,散热器出水口处冷却液的温度在75-85℃范围内(冷却液温度表指示的温度保持在80-90℃之间),发动机罩下空间的温度保持在30-40℃范围内较为合适。
当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过低时,燃油蒸发性差,燃油雾化不好,油滴相对增多,形成各缸之间进气不匀,造成混合气偏稀,不易燃烧,或使火焰传播速度减慢,使气缸内的平均有效压力降低。同时,因为温度过低,又使气缸盖、气缸壁的传热损失增大,造成费油。因此,除特殊情况外,严禁低温运行。
当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时,空气热膨胀过大,降低了充气系数,使混合气偏浓,并且还会使发动机发生早燃、爆燃现象,燃烧情况变坏,也会费油。有试验资料表明,当冷却液温度在100℃时,某载重车重载爬坡1.43km,需行驶17min,耗油1.9L;而当冷却液温度在80℃时爬同一段坡,只需行驶13mn,耗油1.2L。两者相比,前者比后者多耗油约60%。
4)带有涡轮增压器的车型,在冬季不需要热车,起动后可立即行驶。怠速热车只会增加废气排放,对涡轮保养并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