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理工必须先接受专业技术训练和培训,取得专业资格后才能担任修理技术工作。
2.没有车辆驾驶执照的修理工,不得从事汽车修理后的驾驶测试。
3.修理工必须穿工作服上班,袖口必须扣好,如留长发要将其压在帽子里,以免发生机械事故(图1-2-1)。
4.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施工时工具必须摆放整齐,不得随地乱放,工作后应清点工具并擦干净,按要求放入工具车或工具箱内(图1-2-2)。
5、拆装或搬移蓄电池时,应防止电解液溅到皮肤或衣物上,防止电解液中的硫酸损伤皮肤和衣物。蓄电池盖的气孔应经常检查有否堵塞,电解液平面不可超出规定。充电时盖子要打开,以免蓄电池发生爆炸。
6、轮胎充气时,禁止人员靠近轮胎压圈的一边,以免压圈突然跳出伤人。
7、各车同内应配置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有效,所有工人都应会使用消防灭火器材。
8、溢漏出来的油料,必须立即铺撒砂子,并从车间清除出去。
9、每天都应检查空气压缩机的自动调节阀,如发现管路有漏气现象,应立即修复,免污染车同内的空气。
10、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干,不得用硬物或手锤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不得随地堆放。
11、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乱倒或倒入排水沟内,防止废油污染。
12、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座位以及地毯,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车间内不准吸烟。
13、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的场地并用角木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凳按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严禁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在车底作业。
14、修配过程中应认直检查原件成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产格按修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15、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水箱盖,谨防沸水烫伤。
16、地面指挥车辆行驶或移位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方或后方,并注意周围障物。
17、 清洁零件时,不得使用含铅的汽油。
18、不得使用汽油清洗发动机,如必须使用汽油,必须先将蓄电池线拆下,绝对禁止在发动时清洗。
19、修车使用的工作灯,必须是36V的安全电压,产禁用高压灯。下班时要切断电源。
20、吊装、拆卸、组装要互相协作,由一人指挥,严防失误,防止滑落,挤压、碰摊、飞溅、燃烧伤人。
21、使用机目、电钻、手砂轮、风扳手,喷灯时要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做到人离断电,火源熄。油桶、油盆、油箱加盖密封。
22、认真检查零件、总成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严禁使用伪劣配件。
23、正确使用设备和专用工具,不锤击、不敲打、不违章作业。
配件、工件不落地,做好场地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