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车型:2005款凯迪拉克CTS。
现象
左前门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门锁全部失效。 实际操作确实如客户报修,左前门的电动车窗、两侧电动后视镜和左前门电动门锁没有反应,而且驾驶员侧的玻璃开关也操作不了其他3门的玻璃升降,其他3门由各自的玻璃升降开关单独操作,玻璃升降正常,操作遥控器和右前门上的中控锁开关,其他门锁也正常动作。
分析
CTS 各车门都有单独的车门控制模块。每个模块之间通过Class 2 串行数据相连,它有几个输入信号和输出控制。输出控制包括电动车窗、门锁及车外后视镜等。由于使用了数据线通信,所以减少了电线的数量而系统功能却增强了。
CTS 的电动玻璃由各车门模块控制,驾驶员车门上的开关总成DDSA可以控制4 门车窗升降。系统由驾驶员车门模块DDM、前乘客侧车门模块PDM、左后车门模块LRDM、右后车门模块RRDM、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 和其他3 门玻璃开关、Class 2 串行数据线组成。当DDM从DDSA 接收到玻璃开关信号后,首先会检查是否有禁止玻璃动作的信号,如果没有禁止玻璃动作的信号,DDM 会控制驾驶员侧玻璃升降电机工作。当乘客侧车门模块、左后门模块或右后门模块接收到来自驾驶员侧车门开关总成或安装在各车门上的车窗开关的车窗开关请求时,各车门模块查验请求,并检查是否有禁止车窗移动信息。如果没有接收到禁止车窗移动的信息,各模块随后向相应的车窗电机提供电源和搭铁,按照要求使车窗动作。
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 由DDM 模块提供电源和地线。每个乘客车门上都有一个玻璃升降开关。PDM、LRDM 及RRDM 给各面的门玻璃开关提供电源和地线。所有车门玻璃都有自动下降功能。这一功能可以通过短时按下玻璃下降按钮来实现。驾驶员侧车门及前乘客侧车门有自动上升功能,但是要比自动下降功能复杂一些。如果在上升过程中遇到阻碍,前门玻璃会自动地下降。这些功能是由前门模块和玻璃升降电机的传感器来控制的。在电机旋转时,传
感器会发生电脉冲给相应的门模块,门模块就会将玻璃降到最低位置。
如果前门模块的电源被断开,那么前门电机必须要进行学习,以获得上述功能。将玻璃升降开关向上按住,使玻璃升至最上位置,保持开关向上位置3~5s,学习过程就完成(电动车窗电路图如图1-图3 所示)。
车外电动后视镜由驾驶员侧车门开关总成(DDSA)中的后视镜开关、驾驶侧车门模块、前乘客侧车门模块控制。DDSA 接收并解码后视镜控制开关信号,并由车门模块通过控制相应后视镜电机的电流和接地来控制后视镜的移动。当请求恢复记忆位置时,车门模块移动后视镜至预先存储的位置。车辆配备有并行驻车模式,当变速器换挡杆置于倒挡时,右侧外后视镜将向下偏转7°,从而使驾驶员在并行倒车时能看清街沿。
电动门锁的功能由安装在每个车门上的车门模块对各车门的锁块总成供电和控制,但是由对门锁系统进行总控制的后集成模块(RIM) 确定何时允许执行上锁功能。后集成模块接收并查验来自各车门模块的上锁功能请求,或是遥控功能执行器(RFA) 通过Class 2 串行数据电路发送的上锁、开锁的功能请求。后集成模块还通过Class 2 串行数据电路查验变速器换挡杆位置和点火开关位置信息。如果后集成模块确定执行上锁或开锁功能的所有条件都满足,它将Class 2 信息传回到各车门模块,指令它们执行所请求的上锁或开锁功能(相关电路图如图4-图7所示)。
从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可以初步判断,问题应该是在左前门相关线路或者模块。
方案
首先用TECH2WIN+MDI诊断仪检测,发现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 无法进入,也就是通信不了,检查左前门模块的供电和搭铁,正常,接下来测量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 的供电与接地,发现也正常,跟着测量驾驶员侧车门模块到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 的Class 2 串行数据线路,无短路和断路,再拔出车身线束至左前门线束的C500 插头,发现插头进水,处理好插头内的积水,故障依旧, C500 插头的3 号脚紫色线为Class 2 串行数据线(如图8 所示),用万用表测量其与驾驶员侧车门模块和其他3 门车门模块并无短路或者断路,线路正常。
用TECH2WIN+MDI诊断仪进入驾驶员侧车门模块做动作测试,车门玻璃、电动门锁、电动后视镜都可以正常动作,这就证明驾驶员侧车门模块没有问题,与其他车门模块的通信也是正常的。
仔细询问客户故障发生的情况,客户说是前几天下雨忘记关车窗玻璃,就出现该故障,于是拆下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分解开关后发现内部有进水的痕迹,用酒精处理以后,故障还是依旧,判定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 因进水损坏,导致玻璃升降、电动门锁和电动后视镜的信号无法通过Class 2 串行数据线发送出去,出现如前描述的故障。
更换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DDSA,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