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询问法: 检修汽车音响故障之前,不要忙于通电,应向用户询问汽车音响的使用情况、故障现象以及故障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通过询问,可区分故障是人为造成还是偶然形成,可将故障范围缩至最小2.直观检测法: 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看)、耳(听)、鼻(闻)、手(拨和摸)等,对汽车音响进行外表检査,可直接发现机器线路上是否存在明显的故障现象。例如:印制电路板烧断、某点线路翘起,有烧黑、烧断、烧裂元器件,集成电路在通电时烫手、发岀煳味,杋内线路焊点脱焊、螺钉松动等。 (1)眼看:观察汽车音响各种开关、按键、旋钮是否处于正确位置或有无损坏,然后通电开机,观察机内有无冒烟、打火等异常现象。关机后,观察相应部分的内部连线和连接件是否脱落;印制电路板、集成块是否断裂损坏;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器等元件有无缺损、烧焦和爆裂现象;走带或运转(指影碟机)机构中的机械零件、传动件是否变形、移位、锈蚀或不清洁;传动带、塑料齿轮和惰轮是否脱落或老化。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磁头是否被污物堵塞或严重磨损。在允许通电试机的情况下,观察机械传动机构是否运转正常或到位。 (2)耳听:通电试机后,仔细听机内有无异常声音。例如:有无打火声、机械零件碰击声,电动机运转有无噪声,走带机械零件有无“吱吱”声等。 (3)手摸:(拨、拉)轻拉各种弹簧、阻尼轮和传动带盘等,凭手感判断其松紧程度是否正常;轻轻转动飞轮等,判断转动是否灵活。 (4)鼻闻:闻机内有无焦味或其他怪味出现,找出发出气味的部位或元件。 3.具体位置定位法: 弄清线路具体部位的功能,即确定出收音线路、放音线路和功放电路的具体位置。 由于汽车音响多数机型不带图样,机内线路板也较少有特定的标注,指导参考资料缺乏。可通过机器线路上一些元器件所在位置确定各线路的具体位置。例如:可根据磁头上的对接线确定放音前置级电路,可根据散热
片确定功放电路,可根据变压器(扼流圈)确定
电源位置。
确定高档音响系统线路的不同位置也可按上述方法进行,但由于一些高档机器线路设计较复杂,准确定位不同线路位置不能直观实现,高档机型线路微型元件电压分向控制,电子开关电路多级推动,12V电源开关位置多变,因此,确定电子开关电路的电源开关位置,应从设在前面板上的控制开关轻触按键处着手,并顺线路回查,可确定电子开关电路位置,准确定位汽车多媒体音响不同电路的组成,并快速查找发生在不同线路上的故障。
4.清洁检查法:
汽车音响因使用环境不良或保管不当,致使机内潮湿、灰尘增多等形成具有一定阻值的导体,在元器件之间无规则的连接,破坏了电路的正常工作,从而形成各类软件故障。检修时,可先用清洁法,即用打气筒吹尽机内各部位(或用小毛刷清扫)的灰尘,再用无水酒精(含量95%以上)将机内有污垢处清洗干净,然后用60~100W(220V)的白炽灯泡将清洗过的或原来机内潮湿的部位烘烤干燥。经过处理后,许多疑难故障会被迅速排除。
5.顺线跟踪查找法:
在没有线路图样和参考资料指导的情况下,对机器线路能够分辨出具体作用后,从不同故障线路位置跟踪查找,直至查找到故障点。
线路电压走向控制主要有三个位置,即电源位置、收放音转换位置、AM和FM转换位置。当能够认定故障发生在某一线路后,均可通过电压控制点顺线路进行跟踪査找。例如:
台普通型汽车收放机的故障现象为放音正常,收音没有声音。检修时,将万用表负表笔接在机壳上,打开机器电源开关,用正表笔(其表笔端头处焊有缝衣针)在收音线路上划动,此时万用表将产生两种现象,即线路上有电压或无电压。
若万用表指针指示有电压,则检查天线是否插在机器天线座上,或天线内线是否断掉;
若万用表指针指示无电压,应检查收、放音转换开关收音点位置。若收音点焊点正常,则顺该点线路回查,直至找到故障断路点。
6.信号注入(干扰)法:
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按照
电路由后级到前级的顺序,分别将音频、中频、高频信号注入相应测试点,观察扬声器的发声情况,以判断故障部位。若没有信号发生器,可人为地给上述相应部位注入一个干扰信号,称之为干扰法。常用干扰信号有以下两种:
①在有交流供电处,人体会感应出50Hz的交流音频信号。手拿一个尖镊子,去碰触电路中的测试点,扬声器会发出“喀喀”声。
②用万用表的10V或50V直流电压档,黑表笔搭铁,用红表笔断续碰触测试点,不仅能注入干扰信号,还能测出测试点的电压。同时,在电路的后级,扬声器发出的“喀喀”声很小,可用万用表的电阻R×19或Rx109档,用万用表内的电池作为干扰源,因脉冲幅度大,扬声器发出较大的“喀喀”声。但要注意表笔碰触测试点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损坏万用表头。
7.直流电压检查法:
利用万用表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对搭铁的直流电压(使用灵敏度≥20k欧/V的万用表,否则测量误差增大,导致误判),与该IC正常工作时的标称电压值进行对照,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注意:有些集成电路的引脚电压随工作状态的不同而不同,也有的与有无信号及信号的
强弱有关。标准值为无信号或有信号时的测量值。
8.电流测量法:
通过测量整机或某一部分的电流数值,并与正常值比较进行故障诊断。测量电流时,应断开所测电路,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
电流测量法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整机测量和部分电路测量;按信号状态可分为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测量结果可分为偏大和偏小(或无电流)两种情况,电流偏大说明电路中存在短路,由自励产生;电流偏小说明电路存在断路。
例如,测量整机总电流时,可将电流表串入熔断的熔丝两端,开机测量整机电流值。若测量结果偏大,可逐级断开各负载;若断开某级负载后电流恢复正常,说明该级负载有短路处。
9.电阻测量法:
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汽车音响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连接导线、接插件及印制电路板连线等的直流电阻,以此判断元器件是否出现断路、短路、漏电、放大性能失效等故障,以及导线、印制电路板、接插件等的通断情况。
汽车音响中的大部分元器件(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均可用测量电阻进行定性检查,依靠测量电阻确定故障元件。电阻检查法有在路电阻检査法和断路(指将元器件脱开电路单独测量)电阻测量法。
在路测量是在印制电路板上测量,单个元件的测量需用数字表。若测量集成电路的在路电阻,需用指针式万用表,并且分两次测量,第一次用一只表笔(如红表笔)接集成电路的搭铁脚,另一只表笔(黑表笔)测量其他各引脚的电阻;第二次两表笔互换。把两次测量结果与正常值比较,只要有一次测量值与正常值不符,说明此集成电路或其外围元件有问题。由于直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测量元器件的电阻值,被测元器件接在整个电路中,所以万用表所测数值,受到其他并联支路影响,在分析测试结果时应注意。
断路检査法将元件的一只引脚或整个元件从电路板上焊脱下来,此法较麻烦,但不受周围电路影响,测量结果准确。
电阻测量法适用于对处于各种状态的器件的测量,可方便地检查出整机电路
中因导线断裂、印制电路板腐蚀霉断、漏电等引起的故障。用电阻测量法检查时,应断开音响信号源的电源连接插座。
10.割断法:
将怀疑部件焊开或将怀疑的单元电路的供电断开。可以焊开零件的一只引脚或拆除元件,也可以割断印制电路板,若割断某级后测量电路的阻值明显变大或电流变小恢复正常,说明故障就在该级。割断法对短路性故障尤其有效。
11.短路检查法:
利用短路线(或串接有电阻、电容的线)将电路的某一部分短路,从扬声器声音变化的情况判断故障。此法常用于判断振荡电路是否起振,高、中频通道自励和扬声器中出现噪声及噪声的来源等。
使用短路检査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将集成电路、晶体管的输人端,输入与输出两端,或某一电极、电路元件等短路(直流或交流短路),根据被短路两点的直流电位和其内阻而确定使用何种短路线。但要防止直流电压被短路,通常以采用交流短路为宜(即在短
路线中串一适当的电容)。例如,判断晶体管振荡器是否起振,可以将振荡电路或反馈回路短路,然后对比短路前后晶体管的各极电压;若两者电压有变化,说明振荡器已经起振。
采用短路检査法检査噪声故障时,可由后级往前逐级短路各级的信号输入端。若短路后扬声器中的噪声消失,则故障出在被短路点之前的信号流程通路中;反之,若声音没有变化,则故障出在后级。由此就可迅速找到故障部位。
交流短路法将音频信号交流短路至搭铁,尤其适合排除噪声故障。试验时,为防止短路后破坏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可用一只100μF的电容将音频信号短路至搭铁。测量时常以音量电位器的中心抽头为分界点,若将音频度信号短路后,噪声消失,说明故障在检波前的高、中频电路;若噪声没有消失,说明故障在低频电路。
注意:使用短路检査故障时,应根据故障现象确定合适的短路点,再根据短路点的直流电压的大小以及该点直流电压对电路工作状态的影响确定使用何种短路法。
12.温度检测法:
温度检测法有加热检测法和冷却检测法两种。
(1)加热检测法:适用于开机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常工作或开机后马上出现的故障。可用功率20W左右的电烙铁距被怀疑元件5mm左右对其进行烘烤加热。通常按先晶体管(集成电路)后阻容元件顺序加热。当烘烤到某元件时,故障消失(或出现),说明该元件有故障。
(2)冷却检测法:又称降温法。适用于开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故障。可用镊子夹蘸有酒精的棉球,对怀疑的元件进行冷却(1min左右)。当酒精棉球触到的元件上故障消失,说明该元件有故障。
13.重焊排除故障法:
重焊排除故障法尤其适用于故障时有时无,且振动时故障现象更明显的机器。故障原因:元件内部接触不良;接头虚焊,后者较常见。当无法看清虚焊点时,可在怀疑的故障部位,用电烙铁重焊,直至故障消失。
14.元件替代法:
元件替代是检修过程的最后一步。若经以上检查判断或怀疑某
个元件有问题时,应试换该件。对于断路性故障元件,如电阻、电容等,替代时不必焊下元件,可把新件并接在故障件上,或将新件焊在电路板背面。对于其他情况的元件如漏电的电容、损坏的二极管、晶体管,需先焊下原件,再更换新件。
上述检査可用于检査和判断多种故障,同一种故障又可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查。检修时,应灵活运用。其原则是:先外表、后内部;先观察、后检修;先电源、后电路;先低频、后高频;先干扰、后测量;先电压、后电流;先调试、后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