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催化器的损坏原因

来自:一生陪伴你左右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449
回复数
0

三元催化器的损坏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温度过高三元催化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当温度超过950℃左右时,其内部涂层的催化剂可能会脱落,所以必须排除造成排气温度升高的各种因素,如点火时间过迟、点火次序错乱、断火等。这些因素都会使未燃烧的混合气进入三元催化器,并在高温下进行二次燃烧,导致催化器载体内部孔道扭曲变形及其表面黏附的催化材料脱落,影响三元催化器的效能。 (2)慢性中毒催化剂对硫、铅、磷、锌等元素非常敏感,硫和铅来自于汽油,磷和锌来自于润滑油,这四种物质及它们在发动机中燃烧后形成的氧化物颗粒很容易被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使催化剂无法与废气接触,从而失去了催化作用,即所谓的“中毒”现象。 (3)表面积碳当汽车长期工作于低温状态时,三元催化器无法启动,发动机排出的碳烟会附着在催化剂的表面,使其无法与CO和HC接触。碳烟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堵塞载体的孔隙,影响其转化效能。 (4)排气恶化三元催化器对污染物的转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排放的废气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过大,比如混合气偏浓等,就会影响催化器的催化转换能力。此外,由于废气中大量的HC和CO进入三元催化器后,会在其内部产生过度的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将导致三元催化器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