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第一辆以四循环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是以磁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如今,磁电机点火系在一些摩托车上还有应用。 1908年,美国首先在汽车上使用蓄电池点火系,这种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经过不断改进,结构性能逐渐完善,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称之为传统点火系。由于传统点火系结构原理本身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缺陷,使它成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转速、降低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污染的障碍。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晶体管代替触点通断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电子点火系统。这种点火系还用原分电器触点但是触点只是用于触发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流经触点的电流很小,使点火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由于这种点火装置还保留了原分电器断电触点,所以触点间隙的变化及发动机高速时触点的颤动等对点火性能的不良影响未能消除。 20世纪70年代,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开始出现。由于没有了触点,消除了传统点火系的弊端,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无触点电子点火系已经普及。 20世纪70年代末,以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电子控制系统开始在汽车上使用。这种点火系统解决了传统分电器真空和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不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状态改变时对点火提前角的实际需要的问题,使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污进一步降低。目前,无分电器的电子点火系和独立点火式电子点火系的应用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