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响防盗系统解码方法: 音响防盗系统解码主要有硬解码法、软解码法、断电法和综合法等。 (1)硬解码法:更换 EEPROM,重新设定新的防盗密码,适用于固定密码解码。 (2)软解码法:输入通用码解码。当音响系统电源接通后,输入通用防盗密码,如雷克萨斯LS400的通用密码有180-824、241-239、279-239以及283-689等十几组可供选用。 此方法不需要更改线路,适用于可变密码解码。 (3)断电法:对于某些机型,只需切断音响防盗集成块的电源即可解码。 (4)综合法:同时使用硬解码法和软解码法。 另外,也可采用非常规手段解码,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在硬件上取消防盜功能。使防盗系统集成块失效,以清除防盗功能,可能会造成系统损坏。能采用该法解码的系统,其控制模块用一条引线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控制音响工作模块的工作,断开该线并输入永久有效的电平时,防盗功能解除。 ②更换存储密码芯片。若系统中采用了独立的 EEPROM存储器作为存储模块,则拆下同一车型的已知密码的存储器,用仪器读出 EEPROM的数据,再将该数据用仪器写入同型号的 EEPROM芯片。用该芯片替换原锁死系统的芯片,原密码因为芯片更换而失效,现密码与被复制汽车的密码相同。 2.音响防盗系统解码步骤: (1)已知音响密码顺序输入或逐位输入正确的密码即可解码。 ①顺序输入。若密码为1456,则按音响面板上的1、4、5、6键即可,适用于宝马、奥迪A6、本田等系列车型。
②逐位输入。若密码为1456,则按音响面板上的选台预置键:“1”键1次,“2”键4次,“3”键5次,“4”键6次即可,适用于沃尔沃、萨博、道奇子弹头等系列车型。
若输入的密码不正确,音响将再现蜂鸣声,或液晶显示器上出现“SAFE”字样。此时,需耐心等待1h后方可重新输入密码。
若多次输入错误的密码,则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方可重新输入密码,甚至有可能将音响永久锁住。
(2)用通用码解码在不清楚本机密码的情况下,可输入该系列音响的通用密码进行解码。
①宝马车系的阿尔派音响的通用密码为:62463或22222。
②起亚车系音响的通用密码为:1245或6263。
③沃尔沃车系音响的通用密码为:3111或3113。
④本田车系音响的通用密码为:3443。
注意:通用码只能使用一次,若以往已经使用过,则不能再次使用。
(3)无密码解码若不清楚本机密码,通用码也无法解码时,则需要用逻辑学分析仪或专用音响解码器进行解码。
①从中央仪表板上拆出音响机身,拔下导线。
②打开音响机身上盖,拆下磁带舱,露出底层的主电路板。
③仔细检查主电路板,必要时打开机身下盖,寻找93C46、85c82、24C81A、4558等型号的集成电路。
上述集成电路为1KB的可擦写存储器,音响在出厂时已将密码写入这些存储器,其内容可调岀和重写。使用热风枪焊下存储器,将其插在专用插座上,用逻辑分析仪或音响解码器调出密码,也可改动密码。再用热风枪将这些存储集成电路重新焊在主电路板上,按照所调岀的密码在音响面板上用按键重新输入,即可将音响解锁。
若没有专用的逻辑分析仪或音响解码器,可将密码集成电路焊下来,即可永久解锁,使音响恢复使用。
3.汽车音响编程解码器:
目前,高级轿车的音响都具有防盜功能,若由于某种原因使音响系统锁死,则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使其恢复。音响编程器通过编程设置防盗密码,不损坏元件,且使音响
保留原防盗功能,但操作难度较大。汽车音响编程器有几种形式,但其设计原理相同,功能有所不同。
(1)可解码的音响机型(表3-1)。
(2)编程器使用方法。
①输入机型号码。开机后按“确认”键,出现“KIY-OK……”字样,按“机型”键,在闪烁“TYPE”的情况下输入机型号码,如奔驰BE1691型音响,输入1691作索引,不用输入英文字母,然后按“确认”键,显示器显示奔驰BE1691型的备用资料,即显示“IC:
85c82”,表示锁机的芯片型号为“85C82”。显示“**:22121”,表示开机密码为22121。
说明:汽车音响设有不等待和等待两种状态,出现“CODE”、“SAFE”,表示为不等待状态;出现“WARR”、“OF F”,“SAFF2”、“HOLD”等表示为等待状态。若音响锁机但没有输入过密码,则有3次输入密码机会。若密码输入正确,则音响正常打开,若累计3次输
入不正确的密码,则音响岀现等待状态,之后音响不再接受密码;若要继续输入密码,必须将等待状态改变为不等待状态。若为等待状态的机型,则先按状态键“▲”或“V”,选择“CODE”状态,然后按“确认”键,再按“写码”键,待出现“ WRITE OK”,表示已成功修改了等待状态。若想确定音响是否处于等待状态,可将芯片装进编程器,按“读码”键,待出现“ READ OK”后按“确认”键,“ STATE”显示音响所处的状态。
②将备用资料写入芯片。拆下音响IC芯片,如奔驰BE1691型音响,芯片为8502,将其装入IC插座,按“写码”键,出现“ WRITE OK”,表示能将音响资料写入芯片,将芯片装回音响即可,用密码“22121”开机;若出现“ WRITE ERROR”,则表示没有将备用资料写入芯片,需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出现“ WRITE OK”。若操作错误,则按“复位”键,再按“机型”键,重新输入机型。
③修改密码。选定机型,按“确认”键,当“**……”位置显示密码时,按“密码”键,当光标在密码位置闪烁时,输入密码。先按“确认”键,再按“写码”键,待显示器出现“ WRITE OK”,即表示已经成功地修改了密码。若为4位数密码,则通常为0~9中的数字;若为5位数密码,则通常为1~6中的数字。
④查找原芯片密码。选定机型,按“确认”键;当显示备用资料后,装上芯片,按“读码”键;出现“ READ OK”后按“▲”键,“**…”显示芯片密码。如出现33116,则表示原芯片密码为33116。
(3)破解PUK码:显示器出现“ KEY ERROR”,按“确认”键出现“ ENYEY KEY”,输入981106的PUK码,按“确认”键,显示器出现“ NW KEY OK……”,表示已将密码清除,编程器可正常使用。
(4)编程器的升级:以AB888型汽车音响为例,选定机型,输入8
选IC芯片型号,按“读码”键,出现“ READ OK"”,按“存储”键,即可将新机型添加到编程器,记下代号和密码。
(5)芯片安装位置:非标准芯片靠上面安装,标准芯片靠下面安装。
4.汽车音响解码常用集成块:
汽车音响常用集成块为 EEPROM,主要有两种类型,其管脚说明如下。
①AT24C01A/02/04/08/16型音响防盗芯片,如图3-1所示,各管脚的含义见表3-2。
②AT93C46/56/57/66型音响防盗芯片,如图3-2所示,各管脚的含义见表3-3。
5.汽车音响解码维修工艺:
(1)汽车音响解码片拆卸与焊接:
①准备工作:
a.选择烙铁。烙铁必须可靠搭铁,若无恒温烙铁可选用20W内热式或25W外热式铬铁。内热式铬铁的最大功率不能超过25W,外热式铬铁的最大功率不能超过30W。
b.选择助焊剂。选用松香,且不可用腐蚀性强的焊锡膏助焊,若松香已炭化变黑,应更换。
c.选择焊锡丝。选用低熔点、内部含有松香的进口焊锡丝。
②拆卸解码片:
a.拆焊双列直插解码片时,可用吸锡枪或吸锡线将引脚焊锡吸空、吸净,切忌强拔。
b.拆焊贴片解码片时,在引脚上多熔一些松香,熔满焊锡(堆焊),用烙铁轮流在解码片两排引脚上加热,直到解码片完全松动,然后将其移开,切忌硬撬。
c.加热时间不能过长,以免损坏解码片。
d.仪表上的解码片通常有保护漆,应先用烙铁加热保护漆,用刀片或镊子将保护漆轻轻刮干净后再拆解码片。
e.去除电路板或IC上的保持漆。电路板上有层保持漆,请用烙铁或热吹风将保护漆加热到70~80℃,用一字旋具轻轻剥开,再进行焊接操作。
③焊接解码片:
a.焊接时间不能过长,以免烧坏解码片。
b.烙铁长期高温易氧化不吃锡,应常用温布或浸水海绵擦拭烙铁头保持其清洁。
c.焊接时应靠锡来传热,用烙铁头对解码片加力无益于焊接。
d.焊接凝固前不要移动或振动解码片。
e.焊贴片解码片时,先焊对角的两个引脚以固定解码片,确认平整后再焊其他引脚。
(2)防盗IC芯片:IC集成电路是在一块极小的硅单晶片上,利用半导体工艺制作许多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连接成能完成特定电子技术功能的电子线路。
IC集成电路按功能不同分模拟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按制作工艺不同可分半导体集成电路、膜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根据膜的厚度不同,膜集成电路又分为厚膜(1~10mm)集成电路和薄膜(小于1mm)集成电路;按集成电路程度高低不同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IC集成电路的封装材料及外形有多种,最常用的封装材料有塑料、陶瓷及金属等三种。
封装外形多呈圆形、扁平形及双列直插形,双列直插形陶瓷封装多为8脚、12脚、14脚、16脚和24脚等。
IC集成电路的封装外形不同,其引脚排列顺序也不同,对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识别其引脚时,若引脚向下(其型号、商标向上,定位标记在其左边),则从左下角第一只引脚开始,接逆时针方向,依次为1、2、3……脚;若引脚向上(其型号、商标向上,定位标志位于后边),则应从左上角第一只引脚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1、2、3……脚。更换防盗集成电路时,注意辨别引脚的序号,非常重要。
大规模集成电路(LSC)中, EEPROM得到广泛应用,可在线擦除和改写,不需要专用的编程电源,可直接使用CPU的5V电源。对 EEPROM进行编程时,需用汇编语言,编程电路同时向 EEPROM提供程序需要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以使程序按各种芯片的编
程顺序,向 EEPROM提供各种驱动信号。 EEPROM在编程过程中,主要经历写入状态和校验状态。对每一个字节的编程,通常先把数据源的内容写到 EEPROM指定的存储单元中,再读出该单元的内容,使之与数据源的内容进行比较;若内容相同,进行下一个字节的编程,否则停止编程,显示错误,返回编程。
(3)更换集成块焊接工艺:
①集成电路焊接前,应进行性能检查。对新设计的电路或从市场上购买的集成电路,按规定测试线路,逐项测试其指标。
②焊接过程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引脚多达几十个,而且彼此间距小、机械强度差。
因此,拆装时应仔细,以免造成损坏。安装时,应轻轻地将每个引脚插入其对应的插孔内,切忌硬插,以免将引脚折断。焊接应使用绝缘性能良好的内热式电烙铁,功率20W为宜。
焊接时最好将烙铁外壳搭铁,或将烙铁从插座上拔下焊接,以免漏电损坏集成电路。对高压电路更应小心,若使用6~8V低压电烙铁则较安全。焊接速度要快,一个引脚一次的焊接时间不宜超过3s,一次焊接不牢,可多焊几次。焊点要圆滑、可靠,切勿虚焊,各引脚之间不得有互联现象。
拆卸集成电路时应慎重,经反复测试基本断定集成电路损坏时,方可拆卸。去除集成电路引脚上的焊锡时,可釆用金属编织带吸锡、空气负压吸锡、空心针头剥离或特制烙针头熔锡等方法,确认每个引脚都与印制电路板脱离时,方可将集成电路轻轻拔出。此时应记住集成电路的安装顺序,对单列直插式更应注意,以免重新安装时出现错误;对附有散热片的集成电路,拆装散热片顺序应正确,松紧要适当,固定方法应符合要求;当集成电路有空脚时,根据电路的设计要求,确保搭铁正确;拆卸集成电路时,应在电路不带电的情况下进行。
③焊接后通电。集成电路焊接完毕,应仔细检查各引脚焊接顺序是否正确,各引脚有无虚焊及互联现象,一切正常后方可通电。初次通电时,一手按住电源开关注意观察电路,旦出现冒烟、
打火和响声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事故扩大。
当无上述异常现象时,可对电路进行调试。集成电路通电时,还应注意各个引脚应同时通电,不允许存在仍未焊接的引脚;尽量避免较高的感应电压和较大的浪涌电流输入集成电路;电源电压要稳定,不允许有忽高忽低现象;各引脚上的引线要尽量短,在较长引线上应加入过电压保护电路。
④特殊要求:
a.孔安装式集成电路焊接时必须断电,电烙铁一定要可靠搭铁,否则 EEPROM有可能内部被“烧录”。对表面安装式集成块尽量不用电烙铁,最好用刀子割除。
b.表面安装必须用热风枪焊接,取下集成块时用集成电路起拔器,同时配合吸锡器。
C.不允许带静电操作,否则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