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奥迪常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有DQ系列和DL系列,变速器型号及特征见表10-6-1。 (1)DQ系列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 ①DQ200变速器起步或低速换挡时异响: a.故障现象:起步或低速换挡时异响。 b.故障原因:压盘上的车削纹印在垫片上。行驶一定里程后压盘和垫片都变光滑。此时,在变速器输入轴的离合器片上产生径向振动,在压盘上产生轴向振动。
c.解决措施:压盘精密车削,并通过试验和路试验证。
d.故障排除:更换双离合器。
②DQ200变速器起步或加速时发动机飞轮异响:
a.故障现象:起步或加速时飞轮异响。
b.故障原因:车辆涉水后,水进入变速器,导致飞轮黄油流失,弹簧生锈图10-6-1)。
c.解决措施:采用封堵进水孔的方法。
d.故障排除:更换飞轮。
e.相关提示:注意与变速器内部异响区分。
③DQ200变速器报警且挂挡不走车(故障码P189C00)。
a.故障现象:仪表报警(图10-6-2)挂挡不走车,有故障码(图10-6-3)。
P189C00:
功能故障,由于压力累积不足,并伴随以下故障码。
P084100:液压压力传感器1,变速器不可信信号。
P1TBF00:液压泵频繁操作锁止功能。
b.故障原因:电路板问题,导致相连的油泵电机电路中的电阻过大,使电机无法启动,因而没有足够的油压供给。该情况下,换挡无法进行,离合器也无法接合。
c.故障排除:更换机电控制单元。
④DQ200变速器报警且挂挡不走车(故障码P189500)。
a.故障现象:仪表提示变速器故障(图10-6-4),挂挡不走车,有故障码(图10-6-5)。
P189500功能故障,由于压力下降,并伴随以下故障码。
P176A00或P176D00:挡位调节器1或4不可调节。
b.故障原因:当车停放时(库存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年且在我国南方地区),受油压和空气湿度影响,ATF产生硼沉淀物并聚集在阀体板里面。
c.故障排除:更换机电控制单元。
d.相关提示:P176B/P176C有TPI2032194指导升级,注意区分。
⑤DQ200(0CW)变速器挂倒挡不走车(故障码P072B00)。
a.故障现象无法挂入倒挡/挂入倒挡不走车,有故障码P072B00(无法挂接倒挡)。
b.故障原因:
i.变速器内部的锁止啮合齿损坏。
ii.挡位调节器棘爪损坏(激光电焊机中防护玻璃上有残留物,导致6挡/R挡换挡拨叉和换挡滑杆的焊接深度不够,如图10-6-6所示,在变速器使用过程中分离)。
iii.机电控制单元液压系统损坏。
c.故障排除:如为原因i和i导致,则更换变速器总成;如为原因ⅲ导致,建议更换机电控制单元(排除其他故障原因)。
d.相关提示有此故障码不一定是机械故障,要逐项排查。
⑥DQ250(02E)变速器偶尔报警且无倒挡(故障码P271100)。
a.故障现象:仪表报警(图10-6-7),无法升挡/无倒挡,有故障码P271100(变速器换挡程序不可信)。
b.故障原因:受温度影响输入轴上的转速传感器靶轮打滑或松动。
c.故障分析:输入轴靶轮打滑或松动,使输入轴转速传感器信号不可信,分变速器关闭。
d.故障排除:更换输入轴总成。
e.相关提示:不要进行更换机电单元等尝试性维修,更换机电单元无法解决问题。
⑦DQ500(0BH)变速器漏油:
如图10-6-8所示,DQ500(0BH)变速器存在以下漏油点:顶部壳体(散热器下部);滤清器;差速器壳体;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处;中间壳体。
a.顶部壳体漏油:
i.故障现象:变速器顶部壳体处,散热器下部有ATF油液渗出,如图10-6-9
所示。
ii.故障原因:壳体存在砂眼。
ⅲ.故障排除:更换变速器总成。
ⅳv.相关提示:如果变速器底部漏油,应检查漏油位置是否在顶部;先清理干净,涂抹滑石粉试车。
b.滤清器漏油:
i.故障现象:ATF滤清器漏油,如图10-6-10所示。
i.故障原因:在滤清器壳体的螺纹中存在微小杂质。
ⅱ.解决措施:在供应商处优化滤清器壳体清洁工序。
iv.故障排除:更换滤清器壳体。
V.相关提示:准确确定漏油位置,避免重复维修。
c.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处漏油:
i.故障现象:变速器和发动机连接处漏油,如图10-6-11所示。
i.故障原因:离合器盖板和密封件不合格。
ⅲ相关提示:如果变速器底部漏油,应检査漏油位置;先清理干净,涂抹滑石粉试车。
d.中间壳体漏油:
i.故障现象:变速器中间壳体接缝处漏油,如图10-6-12所示。
ii.故障原因:密封失效。
ⅲ相关提示:如果变速器底部漏油,应检査漏油位置;先清理干净,涂抹滑石粉试车。
e.差速器壳体漏油:
i.故障现象:变速器右侧差速器壳体漏油,如图10-6-13所示。
ⅱ.故障原因:变速器右侧差速器壳体存在砂眼。
ⅲ.解决措施:改进壳体相关尺寸。
ⅳv.故障排除:确认为右侧差速器壳体漏油后,更换变速器总成。
⑧DQ500(0BH)变速器异响:
DQ500(0BH)变速器异响的原因与应对措施见表10-6-2。
a.2挡升3挡或4挡降3挡时异响。
i.故障现象:2挡升3挡或4挡降3挡时有“咔”声,冷车时明显,热车时消失或减弱。
ⅱ.故障原因:3挡同步环质量不合格。
ⅲ.故障排除:更换3挡同步环或变速器总成。
iv.相关提示:更换变速器总成时必须查看变速器的生产日期(图6-10-14)生产日期在2013.5.27至2014.11.14范围内的变速器可更换总成。2014.11.14之后生产的变速器总成已经解决了该问题。
b.5挡行驶异响:
i.故障现象:挂入5挡以50~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可以听到“哧”的一声,又短又响,在暖机运行状态下,这种噪声更大。
i.故障原因:软件问题。
i故障排除:不需要更换变速器总成,进行软件升级即可。
c.装配DQ500(0BH)变速器的四驱车型后差速器异响。
i.故障现象:后差速器发出异响,后差速器安装位置与外观如图6-10-15所示。
ii.故障原因 : Haldex机油泵被杂质堵塞; Haldex离合器片引发噪声。
ⅲ.解决措施:改进机油泵活塞的公差和离合器片。
ⅳ.故障排除:更换 Haldex离合器片。
V.相关提示:此故障为偶发,噪声出现在冷车启动、高负载、打方向时变速器的四驱车型后差速器处。
⑨DQ380(0DE)变速器共性故障:
DQ380(0DE)变速器常见共性故障主要有漏油、换挡噪声和报警。故障现象和可能原因见表10-6-3。
a.滤清器处漏油:
i.故障现象:变速器滤清器处漏油。
ⅱ.故障原因:装配过程中O形圈凹槽变形导致漏油,如图10-6-16所示。
ⅲ.故障排除:更换滤清器壳体。
iv.分析指导:在冷车状态下检测,确保变速器温度低于20℃;清理整个变速器,尤其是滤清器下方的平台;启动发动机,怠速静置30min;如果在滤清器下方平台上发现油迹,则可以确定其为滤清器漏油,如图10-6-17所示。
ⅴ.相关提示:安装新的滤清器壳体前,需检査滤清器与变速器壳体接触面(图10-6-20)处是否有划痕;确保安装拧紧力矩达到50N·m。
b.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处漏油:
i.故障现象:下护板上、发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处有油迹,如图10-6-21所示。
i故障原因:离合器盖板和密封件不合格。
ⅲ故障排除:更换离合器盖板。
c.通气孔处漏油:
i.故障现象在通气孔处出现油迹,如图10-6-22所示。
ⅱ.故障原因:通气孔质量问题或通气孔帽安装不当,如图10-6-23和图10-6-24所示。
ⅲ.枚障排除:更换相关部件。
iv.相关提示:在变速器底部发现油迹时,建议检查通气孔处是否漏油。
d.1挡、2挡、3挡之间换挡有噪声:
i.故障现象:在换挡时出现换挡噪声或抖动。
ii.故障原因:载荷变化导致。
iii.故障排除:进行电控单元软件升级。
e.变速器报警“系统故障,继续行驶受到限制”,车辆无法升2挡并无倒挡。
i.故障现象:变速器报警:系统故障,继续行驶受到限制。此时,车辆无法升2挡并无倒挡,有故障码P071500和P276500,如图10-6-25所示。
ii.故障原因:在特定条件下(空气、温度变化等),传感器(图10-6-26)在初始化阶段出现问题,无法向控制单元提供信号,导致相应的分变速器被切断,车辆重启后,故障消失。
ⅲ.故障排除:进行电控单元软件升级。
f.滑行时仪表显示D3→D2→D3→D2,出现跳挡现象。
i.故障现象:滑行时仪表显示D3→D2→D3→D2,即滑行到2挡时会出现“跳挡”的情况。
i.故障原因:软件应用问题。
iii.故障排除:进行软件升级。
(2)DL系列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
①DL382变速器D挡和R挡有时不走车:
a.故障现象:车辆D挡和R挡有时不走车,有故障码P060700(症状号为21014)。
b.涉及车型:C7PA(奥迪新款A6L)2016-2017年款。
c.车间诊断:02地址仅有一个故障码“P060700控制单元不可信”,症状号为21014,如图10-6-27所示。
d.技术背景:这是转向系统控制单元供电电压受到离合器压力传感器干扰所导致的。
e.故障排除:按照下面所列的方法更改变速器搭铁线(务必遵守工作步骤顺序,以免后续损伤)。
提示:
①执行该操作的前提:仅有一个故障码P060700,且症状号为21014。
②如果02地址包含多个故障码,确定主要故障码后,进行引导性故障查询。
i取下变速器插接器的盖板。
ⅱ.解锁接触件的保险(针脚2,颜色为棕色,横截面积为6mm平方),如图10-6-28所示。
iii.从插接器中拔出变速器接地导线,如图10-6-29所示。
iv.剪下接地导线前端的接触件,如图10-6-30所示。
ⅴ.解开现有线束周围的绷带,以露出接地导线,如图10-6-31所示。
vi.在露出的接地导线上套上整根收缩软管,如图10-6-32所示。
ⅶi.加热收缩软管,此时注意周围的部件和插头(有损坏危险),如图10-6-33所示。
ⅶi.检查用于密封的收缩软管内部粘接剂是否溢出(密封性检测),如图10-6-34所示。
ⅸ.将接地导线扎回到现有的线束上,并用绷带固定住。用绷带在标记区域内完整缠绕这根已扎回的导线,如图10-6-35所示。
提示:
必须注意卡止的正确位置!
x.取一根如图10-6-36(a)所示的接地适配导线,在图10-6-36(b)所示的变速器插接器后方插入2号针脚。
xi.重新锁止已安装适配导线的变速器插接器上针对2号针脚的保险。
Xii.在当前绷带包扎情况下缠绕住已安装的适配导线,如图10-6-37所示。
xiii.安装变速器插接器的盖板并注意正确卡止,如图10-6-38所示。
xiv.在变速器上安装插接器,并避免弯折接地导线,如图10-6-39所示。。
xⅴ.按照图10-6-40敷设适配导线,并预固定在凸台上。接着用螺栓将接地导线拧到凸台上。此时注意按照图10-6-40正确敷设导线(拧紧力矩:9N·m)。
②DL382变速器油底壳漏油:
维修方案如下。
a.重新使用5N·m力矩拧紧油底壳螺栓。
b.如果试车依然渗油,更换变速器ATF油底壳。
③DL382变速器在D挡、R挡、M1挡时踩加速踏板不走车。
a.故障现象:在D挡、R挡、M1挡挂挡加油不走车,有故障码P17F9。
b.故障诊断:
i.02地址有故障码P17F9(驻车锁止机械故障)。
ii.按照维修手册,检查MTF和ATF油位是否正常。
c.故障排除:
i.检查油位不正常,MTF过多,ATF明显过少。
故障原因:蓄压器密封不严,导致ATF油液混入MTF油液中。
维修方案:更换变速器总成。
ii.检查油位正常。
故障原因:可能是驻车锁电磁阀损坏,或其他原因。
维修方案:更换驻车锁电磁阀,或更换自动变速器总成。
④DL382变速器报警,偶尔发动机不启动。
a.故障现象变速器报警,偶尔发动机不启动,有故障码P280500(症状号为20779),如图10-6-41所示。
b.故障诊断:02地址有故障码P280500,症状号为20779。
c.故障类型:主动/静态或被动/偶发。
d.故障排除:
i.P2805(20779)主动/静态故障:更换行驶挡位传感器和变速器控制单元。
ii.P2805(20779)被动/偶发故障:软件升级。
⑤DL382变速器MTF油泵异响:
a.故障现象:怠速/行驶中,变速器底部发出“呲呲”异响。
b.故障诊断:判定异响来自MTF油泵部位。
c.故障排除:拔掉MTF油泵插头,试车判断异响是否消失,如果异响消失,且异响来自MTF油泵部位,应更换MTF油泵。
⑥车辆在40km/加速时,车辆底部有异响。
a.故障现象:车辆在40km/h加速时,车辆底部发出“嘎嘎”和“咯咯”声。
b.技术背景 :ABS/ESP系统进行短时自检,自检过程中液压单元的所有阀都会运行,且回油泵会短时启动。
c.故障排除:为了确保 ABS/ESP系统的功能正常,必须进行该自检,由此产生的噪声无法避免。自检噪声属于运行噪声,并非变速器故障。
d.相关提示:一般来说, ABS/ESP自检/运行噪声仅发生一次/一个点火周期,即行驶过程中 ABS/ESP自检成功一次,在停车/点火开关关闭之前一般不会再次自检。
⑦DL501变速器偶尔出现D1挡不升挡,不能升入D2挡故障。
a.故障现象:DL501变速器偶尔不能挂入D2挡,无故障码存储。
b.故障原因:造成此故障的原因如图10-6-42所示。
C.相关提示:这项行驶性能是必须的,用于保护变速器,对硬件没有损坏。
建议:停车等待变速器冷却。
不建议:继续行驶,将发动机转速提升到4500r/min以上进行强制升挡。
⑧DL501变速器渗油:
a.涉及车型:B8/A5/C7/C7PA/A7 2010-2016年款。
b.渗油位置:常见渗油位置有中间壳体接缝、油底壳、中央差速器壳体与前部万向节轴法兰之间,如图10-6-43所示。
i.中间壳体接缝漏油:如图10-6-44所示,借助滑石粉或泄漏探测喷雾剂确定漏油位置(在本例中是变速器壳体与中间壳体之间泄漏)。
变速器和中间壳体的切割位置密封不严可能导致变速器油流入油底壳和变速器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如图10-6-45所示。由于毛细作用,机油可能会扩散到油底壳密封件的整个区域。在执行第一次目检时,会觉得是油底壳或油底壳密封件泄漏。因此,必须按照如上所述进行检测,以免造成返修。
如果在变速器壳体与中间壳体之间出现泄漏,则根据维修手册密封变速器。
ⅱ.油底壳漏油:只有在可以排除变速器壳体与中间壳体之间出现泄漏的情况下,才可能是其他位置出现泄漏。油底壳漏油具体表现在油底壳密封件上的泄漏、油底壳上出现裂纹。
按照维修手册拆下油底壳后,必须以规定力矩拧紧机电控制单元的紧固螺栓,机电控制单元螺栓松动会造成油底壳内部损坏,如图10-6-46所示。更换松动的螺栓。再次检査油底壳内部是否损坏(裂纹或螺栓松动),必要时予以更换。如果油底壳无明显损坏,则只需更换油底壳密封件。
ⅲ.中央差速器壳体与前部万向节轴法兰之间漏油:此位置漏油如图10-6-47所示。发生泄漏,更换径向轴密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