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档行走故障的诊断:

来自:陌上桑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35
回复数
0

汽车之所以出现空档也行走的奇特故障,问题往往出在手动变速器及其操纵机构上。 1.检査换档操纵机构是否磨损或变形: 一辆东风EQ-1090型汽车,在行驶中将变速杆从1位推至空档位置(N位),松开离合器踏板后汽车照样行驶,而其他各档位正常。 拆卸变速器盖检查,发现变速杆下端球头处在1位导块的外面,将变速杆推至N位时,1位传动齿轮实际上仍然处于啮合的状态。进一步检查,发现变速杆球关节的衬套磨损严重。 由于变速杆球关节(见图3-10)及其衬套严重磨损,变速杆在其支撑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上移量增大,加上挂1位时,变速器内啮合齿轮的位移量最大,变速杆的位移量也最大,因而导致变速杆下端球头脱离导块,无法挂入N位。由于挂其他各档位时,齿轮啮合的位移量较小,因此变速杆下端球头在挂档后仍然处在导块内,不会产生乱档现象。经过更换变速杆球关节的衬套后,故障被排除。 另外,变速杆焊接偏位也会造成类似的故障。 变速杆断裂后,往往采用电弧焊焊接。如果没有合适的夹具,焊接后变速杆的弯曲方位往往与原设计偏差较大,容易出现下面的情况:从外表看是挂入N位,变速器内实际挂上了某一个档位,因而形成挂入N位也行走的故障;或者从某一档推到N位,但是变速器内实际挂上了另一个档位。这些都是变速杆变形惹的祸。 2.检测变速器轴承是否损坏或卡死: 一辆低速汽车,采用NJ-130型变速器,起动发动机后,变速杆放在N位,汽车也会行走。检查


离合器,没有发现问题。拆卸变速器盖,将齿轮拨到N位,然后用撬棍撬转发动机的飞轮,发现在N位时变速器第一轴(即离合器轴)带动第二轴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轮转动。分解离合器和变速器第二轴,发现变速器第二轴前端(即第一轴后端)的64904K型滚针轴承已经损坏并且卡死。在运转中,由于滚针轴承卡死,第二轴与第一轴连成一体,所以只要一起动发动机和结合离合器,即使挂入N位,汽车就会行走。更换64904K型滚针轴承后,故障被排除。 变速器轴承损坏故障初期的特点是,变速器内发出异常响声。 3.检查变速器齿轮及其尺寸: 一辆解放CA1092型载货汽车,经过大修,试车时从1位逐级换到4位正常,但是从4位挂入N位后汽车仍然继续前进。将后轮支起,把变速杆放入N位,起动发动机,看到传动轴和车轮慢慢转动起来。踩下离合器踏板,后轮停止转动。放松离合器踏板并且踩制动器踏板时,发动机熄火。以上试验说明,变速杆处在空档位置时,变速器内并没有切断动力。 拆开变速器盖检查,发现第二轴5档齿轮在N位时没有与第二轴脱开。为此,分解变速器。通过测量,发现第二轴5档齿轮的厚度与第二轴5档齿轮铸铁衬套一样长(第二轴5档齿轮铸铁衬套的长度应该大于第二轴5档齿轮内孔的长度)。在正常情况下挂入N位,在第二轴的带动下,5档齿轮应该在其铸铁衬套上做滑动转动。但是在5档齿轮与其铸铁衬套的长度相等的情况下,在拧紧第二轴端头的锁紧螺母后,第二轴上的4档、5档固定齿座压在第二轴5档齿轮以及5档齿轮铸铁衬套的端面上,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发动机的一部分动力就传到驱动轮,所以汽车缓慢行走。最后,更换第二轴5档齿轮铸铁衬套,使其长度比第二轴5档齿轮的厚度长0.3mm(第二轴装复后,5档齿轮与45档齿轮座之间的间隙为0.45mm),上述故障不再出现。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