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却系统原理及结构。 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电器系统中功率的损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维持正常工作,需要维持这些温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设计了冷却系统来对这些易于发热的系统进行冷却,降低工作温度。 在电动汽车系统中,主要发热部件有驱动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器和PDU,PDU中的主要发热组件为OBC和DC/DC直流转化模块。 冷却液经过水泵加压后,被输送到电动机控制器,经过电动机控制器后冷却液进入PDU中经PDU后进入驱动电动机,最后从驱动电动机回到散热器,结过散热后的冷却液再次进入水泵,并以此方式不断循环带走系统中的多余的热量。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如图4-244所示。 水泵及风扇的开启与停止都由VCU进行控制,MCU电动机控制器的温度(实际上指IGBT的温度)、驱动电动机的温度及PDU的温度(实际上指的充电动机的温度)都被采集并送到VCU内,VCU据此判断部件的冷却需示。只有当某一系统有冷却需求时,它才会开始。
散热器的后方安装了两个电子风扇,系统会根据温度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开启风扇,并且根据冷却需示选择低速挡还是高速挡。
这是一个开式冷却系统,在散热器旁边配置了一个冷却系统补水罐,有以下4个功能。
①冷却系统的气泡可以通过散热器上方的排气管排到补水罐。
②当温度升高,冷却液膨胀时,系统内多余的冷却液可以排到补水罐中。
③当温度降低时,补水罐内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底部补充到系统中。
④当系统的冷却液不足时,通过此补水罐的口来添加冷却液,确保冷却液液面位于补水罐中的上刻度线与下刻度线之间。
在散热器的下方还配有一个排空阀,用于冷却液的更换和在维护保养时使用。
2.系统工作电路。
水泵的工作电路如图4-245所示。
蓄电池的电源正极经过100A的主熔丝后,到达前机舱熔断器,在前机舱熔断器经过15A的熔丝后进入水泵继电器,然后被分成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
水泵继电器的主电路连接到水泵电动机的正极,水泵电动机的负极通过车身搭铁与蓄电池负极相连。
水泵继电器的控制端脚连接到VCU,VCU控制着这个端脚的通断。若是通的状态,则水泵电动机的工作电路被接通,水泵开始工作;若是断的状态,则水泵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水泵不工作。
风扇控制电路如图4-246所示。
蓄电池电源的正极经过主熔丝后进入前机舱熔断器,在前机舱熔断器内的电路分为两路,分别经过两个熔丝后进入风扇继电器1和风扇继电器2。
在风扇继电器中电路继续被分成两路:一路为工作电路,工作电路经继电器后,进入风扇电动机,经车身搭铁后与蓄电池的负极形成回路;另一路为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经继电器后进入VCU,VCU将根据温度的情况控制其通断。风扇继电器1和风扇继电器2的原理样,只是一个控制风扇高速运转,一个控制风扇低运转。
3.主要部件。
(1)水泵本车采用离心式电动水泵,如图4-247所示。
检测方法:用两根导线直接将蓄电池正负极与水泵正负极连接进行测试(1号脚为正号脚为负),因为水泵有正负极性要求,在蓄电池端的两根导要对调测试一次,对调后,水泵的转向将改变,以免误判。
(2)散热器及风扇总成 散热器中的冷却液自左向右后自上向下流动,冷却液在散热器内蜿蜒曲折的流动,通过两种方式把MCU、PDU和电动机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如图4-248所示。
散热器风扇置于散热器后面,目前多采用电动风扇,如图4-249所示为二速电动风扇。
(3)补水罐 在系统中设置了一个补水罐,随着温度升高,会产生气泡,它能将气泡产生的气排出系统,如图4-250所示。
4.拆装电动水泵。
①关闭点火开关及所有用电器。
②将合适的冷却液收集容器置于排空阀下面,然后逆时针方向旋松散热器排空阀,如图4-251所示,排空冷却液,为了快速将冷却液排空,应将补水罐的盖打开。
③断开水泵电动机插头,如图4-252所示,用手按住锁片,然后用力往外拔,直到分离。
④用鲤鱼钳夹住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弹性软管夹箍后将弹性软管夹箍移开到软管的其他部位,然后用力将软管拔开,如果不易拔开,可用一字螺丝刀撬动软管后再拔,如图4253所示。
⑤用10mm的套筒将水泵的两个固定螺栓拆下,如图4254所示,然后可将水泵移出。
⑥用10mm的套筒将水泵固定支架的2个螺栓拆下,然后将水泵支架取下即可,如图4-255所示。
⑦安装以相反的顺序进行,同时注意水泵的插头分正负极,所以在安裝前请先确认其正极。
5.冷却系统常见故障排查。
①冷却系统常见的故障如表4-26所示。
②冷却系统常见无故障码诊断如表4-2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