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观、结构与安装位置
(2)工作原理与作用:
输入轴接收发动机的驱动能量,然后通过挂入的挡位将能量传输至输出轴和差速器,直至前轮。通过换挡齿轮,输出轴可在不同挡位上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倒挡通过倒挡中间齿轮使输出轴沿相反方向旋转。
(3)快速识别方法与技巧:
输入轴由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离合器壳体中,也就是变速箱壳体中。它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采用的是无应力装配方式。
输入轴与1挡、2挡和倒挡(固定齿轮)齿轮由同一工件制成。3挡、4挡和5挡的齿轮则单独生产,压装在输入轴上。4挡、5挡齿轮的结构形状以及输入轴的深孔设计减轻了变速箱的重量。
在输出轴上安装有接合套及同步器、换挡齿轮和差速器传动装置。为了降低输出轴的重量,其采用了空心轴的结构。同样装配有与输入轴上相同的圆锥滚子轴承,将输出轴支承在离合器壳体中,即变速箱壳体中。输出轴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采用的是有预应力的装配方式。输出轴无径向分级变化,因此所有换挡齿轮的轴承都是相同的。换挡齿轮在滚针轴承上运行,并采用了轻量化设计。
1挡以及3挡、4挡和5挡采用了单锥面同步器。2挡采用了双锥面同步器。
1-4挡的同步器采用了相同的设计。
倒挡齿轮(R挡)是输入轴的一部分。倒挡齿轮与一个中间齿轮啮合,该中间齿轮在离合器壳体内通过一个滚针轴承被支承在轴上。挂人倒挡需要通过接合套来完成,这个接合套也被用于切换到5挡。
(4)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齿轮组常见的故障为齿轮磨损,其故障现象多为不好挂挡、换挂时打齿。
①齿轮的常见损伤形式是过度磨损或变形损坏等。
齿轮过度磨损,使得沿齿长方向形成倒锥形,啮合时产生一个轴向推力,再加上工作中的振动,转速变化引起惯性等作用,迫使正在啮合的齿轮沿变速器轴向脱开,如此便容易造成变速器脱挡齿轮检修的主要内容是:检查齿轮齿形是否磨损过度或断齿、齿轮齿形在齿长方向是否磨损成锥形,若是则应更换。
②同步器的常见损伤形式是齿轮变形或损伤、滑块或接合套磨损、卡滞等同步器齿轮变形或有损伤时,不能与接合套正常啮合;同步器滑块与花键槽磨严币时,滑块无法与锁环正常咬合;同步器接合套与花键殺的轴向移动卡滞,这些故障都将引起换挡困难。而同步器接合套磨损变形,与齿轮不能维持在正确的接合位置,则容易造成变速器脱挡。
③轴的常见损伤形式是轴弯曲变形或花键损坏以及轴与轴承之间的松旷等。
变速器轴弯曲变形或花键损坏,换挡时滑动齿轮或接合齿套的移动阻力增大或卡滞造成换挡困难。变速器轴、轴承磨损或轴向间隙过大,在工作中引起轴向或径向窜动使齿轮啮合不足,沿轴向和径向摆动造成脱挡。
轴检修的主要内容是:检查输入轴与输出轴是否有磨损变形,各轴颈及花键是否有严重磨损,异常时,应予以修复或更换;检查变速器轴和轴承的工作情况,踩下离合器踏板,撬动轴或齿轮,检查轴承的旷动量,必要时拆卸检查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