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从蹄式制动器

来自:会当凌绝顶
3年前
已收藏
收藏
阅读数
1475
回复数
0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明显特征就是对每个制动蹄单独施加制动力,一个制动蹄的作用不会对另外一个制动蹄产生影响。领从蹄式制动器的优点是具有增势效应,使制动蹄的作用力增大,这种“增势”效应可以改善制动效能。


如图3-13所示,假设车辆前进时制动鼓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施加制动力时,前制动蹄张开的方向与制动鼓转动的方向相同,叫领蹄;后制动蹄张开的方向与制动鼓转动的方向相反,叫从蹄。若车辆后退,则前制动蹄为从蹄,后制动蹄为领蹄。由于车辆大部分时间是前进行驶,领蹄通常是指车辆前进方向的领蹄。车辆制动时,领蹄与制动鼓的转动方向相同,领蹄与转动的制动鼓接触后,摩擦迫使它在制动鼓上压得更紧,制动力(摩擦力)也就越大,这就是领蹄的增势”效应。而对于从蹄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制动时摩擦将它推离制动鼓,制动力减小,这就是从蹄的“减势”效应。因此,领从蹄式制动器的大部分制动力由领蹄提供。 由于领蹄的作用力更大,所以通常领蹄比从蹄的磨损速度要快,领蹄(车辆前行方向)般要比从蹄使用更厚或表面积更大的摩擦材料,以平衡领蹄和从蹄间的磨损差异,这样两个制动蹄磨损后就能够同时更换了。 在领从蹄式制动器中,其自动调节器可以安装在领蹄上,也可以安装在从蹄上,当车辆前行或倒车制动时,这类调节器都可以调节制动器间隙。领从蹄式制动器常使用的自动调节器有星轮式、棘齿棘爪式、导柱扇齿式。
1.星轮式自动调节器星轮式自动调节器常见的设计方式有领蹄设计和从蹄设计。图3-14所示的星轮式自动调节器是领蹄设计,当未施加制动力时,棘片保持在原位置上;当施加制动力时,领蹄向外朝制动鼓移动,调节弹簧使安装在制动蹄上的棘片绕转动轴向下摆动,带动星轮转动,调节制动器推杆长度,从而调节制动器间隙;当释放制动力时,回位弹簧拉回制动蹄棘片回到静止位置。如果制动蹄磨损严重,棘片就会咬合星轮的下一个轮齿,在下一次施加制动力时,再作进一步的调节。 图3-15所示的星轮式自动调节器是从蹄设计,其结构与领蹄设计的相似,但是从蹄的设计是在释放制动时进行调节。当未施加制动力时,调节弹簧的张力使从蹄和棘片保持在原位置上;当施加制动力时,从蹄向外朝制动鼓移动,调节弹簧拉动棘片绕转动轴向上摆动,但不转动星轮;当释放制动力时,回位弹簧将制动蹄拉回,棘片也将回位。如果制动蹄磨损严重,棘片将咬合星轮的上一个轮齿,并将棘片向下推,使星轮旋转,从而对制动器进行调节。
2.棘齿棘爪式自动调节器棘齿棘爪式自动调节器有棘齿和棘爪,它们之间通过互锁齿啮合。在进行调节时,棘齿和棘爪互锁齿相对移动进行调整;调节完成后,棘齿和棘爪互锁齿咬合,将制动蹄锁定在新的位置,实现制动鼓和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调整。 图3-16所示为棘齿棘爪式自动调节器,其部件主要包括棘齿杠杆和棘爪,并安装在领蹄上。棘爪上的调节弹簧使棘爪与棘齿杠杆保持接触,以便保持互锁位置。当施加制动力时,制动蹄向外张开,调节器推杆拉动棘齿杠杆,迫使其绕与领蹄顶部相连处向里移动。如果制动蹄磨损严重,棘齿杠杆的底部将跳过一个或更多的齿咬合在棘爪上。当释放制动力时,棘齿杠杆推动调节器推杆,将把制动蹄分得更开,以减小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
3.导柱扇齿式自动调节器图3-17所示为导柱扇齿式自动调节器,其主要包括带齿调节器推杆、调节扇齿、调节弹簧三个基本部件。带齿调节器推杆的导柱下侧是齿柱,齿柱与调节扇齿侧面咬合,而调节扇齿的销安装在带齿调节器推杆的凹槽中,调节扇齿可以绕销转动。另外,调节扇齿穿过制动领蹄腹板开孔,并保持连接,调节弹簧使调节扇齿与齿柱接触,以保持调节位置。 当施加制动力时,领蹄向外移动,如果制动蹄磨损严重,制动蹄腹板开孔的边缘会将调节扇齿向外拉。 此时,调节扇齿被迫与齿柱分开,然后调节弹簧使调节扇齿旋转,直到调节扇齿与齿柱接合。当释放制动力时,调节扇齿与领蹄复位,调节扇齿啮合齿柱,调节扇齿保持在新的延伸位置,使制动蹄分得更开,以减小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

上一篇下一篇
参与回答(0条评论)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nickname}}{{item.pubtime}}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用户头像
{{item1.nickname}}回复 {{item1.othername}} {{item1.pubtime}} 回复
回复图片
用户头像
上传
查看全部回复{{item.replylist_count}}条 查看全部
收起回复 收起全部
{{isLoadList==1?'加载中...':(isLoadList==2&&(list.length <=3||(list.length>3&&!is_hidden))?'没有更多内容了':'查看更多回答')}}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