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感官来判断空调系统的状态(即采取“一看、二听、三摸、四查”的步骤进行诊断)(1)看①查看制冷系统部件外观。仔细观察管路有无破损、冷凝器及蒸发器的表面有无裂纹或油渍。如果冷凝器、蒸发器或其管路某处有油渍,则可能是此处有制冷剂渗漏,确认有无渗漏可用皂泡法,重点检查渗漏的部位如下。 a.各管路的接头处和阀的连接处。 b.软管及软管接头处。 c.压缩机油封、前后盖板、密封垫、加油塞等处。 d.冷凝器、蒸发器等表面有刮伤变形处。 ②观察检视窗。通过观察干燥罐的检视窗可检查干燥罐的温度和制冷剂的情况a.观察检视窗。呈蓝色为正常:如果呈红色,则说明干燥剂的水分含量已达饱和状态应缓慢排尽系统中的制冷剂,更换干燥罐后再加注制冷剂。 b.观察干燥罐的检视窗。观察前先要启动发动机,打开空调系统,并使发动机以快怠速(1500~2000r/min)运行5min,然后通过检视窗B查看制冷剂的循环流动情况。 a.液体正常流动,偶尔出现一个气泡,视制冷剂正常b.清晰,无气泡,有制冷剂充满或无制冷剂两种可能。如果出风口冷,说明制冷剂正常;如果出风口不冷,则可能是制冷剂已漏光。 c.有较多的气泡,说明制冷剂不足。 c.查看电气线路。仔细检查有关的线路连接有无断脱之处(2)听①听运转中的空调系统有无异常声音。如果有噪声,则可能是电磁线圈老化,吸力不足,通电后打滑造成的,也可能是离合器片磨损造成间隙过大,使离合器打滑。 ②听压缩机是否有液击声,如果有液击声,可能是制冷剂过多或膨胀阀开度过大,应释放制冷剂或调整膨胀阀。除此之外,就是压缩机内部损坏。 (3)摸①用手摸高、低压管路。高压管路比较热,如果某处特别热或进、出口有明显温差说明该处堵塞。 ②用手触摸压缩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正常情况下,应该有明显的温度差,而且进气管较凉,排气管较热,否则,说明空调系统工作不正常。
③用手感觉比较冷凝器进入管和排出管的温度,正常情况下,进气管应较热,排气管应较凉,冷凝器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要高。
④用手摸储液干燥过滤器,前后温度应一致。
⑤冷凝器输出管到膨胀阀输入管之间是制冷剂高压、高温区,温度应该均匀一致。低压管路比较凉,用手摸膨胀阀前后要有明显的温差,即前热后凉。膨胀阀出口到压缩机之间的软管应该凉而不结霜,正常情况应为结霜后立即融化,用肉眼看到的是霜融化后结成的水珠。如果高压管路、低压管路没有明显温差,说明制冷系统不工作或系统泄漏,制冷剂严重不足。
⑥用手感觉车内出风口应有凉的感觉,车内保持适应人体的正常温度。
2.用手感知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空调高压管路呈现高温状态,部件表面温度为50~65℃,用手依次触摸高压区(特别是金属件),应当从暖到热,直至烫手,手掌可以攥住零件30s左右,时间再长就坚持不住了。如果中间某处特别热,说明散热不良;如果这些部件发凉,说明制冷系统可能阻塞、无制冷剂或压缩机工作不良。用手触摸冷凝器出口至膨胀阀入口之间的管道,温度应该是一样的,如果哪里出现温差,那里就有堵塞现象。
正常时,空调低压管路(通常管径比较粗,而且表面覆盖有隔热材料)呈现低温状态部件表面温度为5~6℃,用手触摸低压区各部件,应该感觉到由凉到冷,连接部件有水露,但是没有霜冻现象。如果手感不凉或者某处出现了霜冻,都属于异常现象。
用手试探蒸发器冷气栅格处吹出的冷风的凉度和风量大小,蒸发器出风口的温度为4~5℃。在不结霜的前提下,蒸发器表面的温度越低越好。
需要说明的是,汽车空调系统的高压回路与低压回路的分界线是压缩机和膨胀阀。高压回路是从压缩机出口→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的进口,低压回路是从膨胀阀的出口→蒸发器→压缩机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