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障特点: (1)电位器开关:故障类型:①音量控制电阻片脏污;②开关触点烧断;③同轴内塑料环碎裂。 电位器是易损件之一,尤其是带开关的音量及音调电位器,其故障现象为接触不良、转轴断裂等。电位器内部接触不良,可先滴入少量润滑油并旋动几次试一试,若仍接触不良,则为膜片与触点磨损太多,应换新件。 (2)微型电动机:有正反转之分,按稳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稳速型和电子电路控制稳速型。电子电路控制稳速电动机有时会因稳速电路中的元件损坏而造成放音变调,而机械稳速电动机没有此现象。因此,机械稳速电动机较优于电子稳速电动机,但多数音响安装的是电子稳速电动机。 (3)选台调谐器:用于普通型汽车音响,有调容型和调感型两种类型。采用拉绳围绕刻度盘整周传动,使指针能停在选台指定位置。由于拉绳围绕走向的改变及受力和灰尘等原因,日常维修会遇到拉绳挣断故障。 (4)放音磁头:常见故障:磁头脏、磁头体与固定片断、磁头放音位置(角度)偏移(固定螺钉松)等。当出现上述故障时,磁头可修复,无需更换。 (5)电阻:电阻损坏,会使电路断路或阻值改变。常见电阻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和玻璃铀电阻等,其损坏特点如下①100欧以下和100k欧以上的电阻损坏率较高,几百欧到几千欧的电阻通常不会损坏。 ②小阻值电阻损坏通常被烧焦发黑,容易识别,大阻值电阻损坏时却没有痕迹。线绕电阻通常用于限制大电流,阻值不大,烧坏时会发黑或表面出现裂纹,也有的没有痕迹。因此,检查电阻时可根据痕迹快速找出烧坏的电阻。 (6)电容:在音响设备中使用较多,尤其是电解电容,且其故障率也尤其高。通常小容量电容不易损坏,但电解电容较容易损坏,其损坏情况有: ①完全失去容量或容量变小。 ②轻微或严重漏电。 ③失去容量或容量变小,同时漏电。
电解电容的检修方法:
①观察电容下面是否漏液,有的电容损坏时会漏液,电容下面的电路板上甚至电容本身都会有一层油渍;观察电容上面是否鼓起,电容损坏时上面会鼓起,而正常时是平的。
②摸电容温度,开机后严重漏电的电解电容本身会发热,用手指尖触摸电容上面时,甚至会烫手,该电容应换掉。
③根据位置判断,电解电容内部有电解液,若长时间烘烤会使电容内部的电解液变干电容容量减小,甚至完全失去容量。
维修时,应重点检査散热片附近的电容,离散热片越近,损坏的可能性越大。
(7)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发生故障时通常PN结击穿或断路。另外,还有两种损坏现象①热稳定性变差。开机时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生软击穿。
②PN结的特性变差。用万用表R×1kQ档测量,各PN结电阻均正常,但开机后不能正常工作,若用R×10Ω档或R×1Ω低量程档测量,会发现其PN结正向阻值比正常值大。
8)集成电路和模块电路集成电路和模块电路内部结构复杂,功能很多,任何一部分损坏都无法正常工作。故障现象:彻底损坏或热稳定性不良。彻底损坏时,可将其拆下换用与正常同型号的集成电路和模块电路,然后用万用表测量其每一引脚对搭铁的正、反向电阻,会发现其中一只或几只引脚阻值异常。对热稳定性差的,可以在音响工作时,用无水酒精冷却被怀疑的集成电路和模块电路,若故障发生时间推迟或不再发生故障,则能排除故障。
2.故障原因:
音响元器件主要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各类指示器、各类半导体器件、磁头、拾音器、话筒、电动机、各类齿轮、传动带、各类开关、变压器、扬声器、音箱和天线等。故障原因主要有元器件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和人为原因等。
(1)内部原因:
①元器件质量不佳。有些音响元器件由于生产、检验方法和手段欠佳,使质量不佳的元器件也装在整机上,容易出现故障。
②元器件自动老化失效。音响中的元器件都有
一定的使用寿命,使用中不断老化、失效成为不可避免的损坏原因。
a.磁头(录放磁头、抹音磁头等)在录音或放音时与磁带经常摩擦造成磨损,使录放音噪声增大、频响变差、音量减小。
b.电位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易造成接触不良,产生静态噪声和滑动噪声。
c.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干涸,会使电容的损耗增加而发热,以致失效,出现音量减小失真度加大,出现各类噪声等故障现象。
d.各类机械部件。如齿轮、传动带、电动机、开关和弹簧等,由于机械运动而发生磨损。
(2)外部原因:
①电源电压不正常。音响设备应工作在正常电压范围内,电压过高或不稳定,都可能使元器件出现故障。
②使用环境条件恶劣。音响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制定的,如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50%;无高磁场和电场。若音响设备长期工作在
潮湿高温的环境中,不仅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指标,还会使电解电容绝缘性下降而产生漏电;
变压器、电动机绕组、扬声器线圈等霉断损坏;印制电路板和元件绝缘性下降以致损坏;机械零件锈蚀、塑料元件变形。在强磁场环境中,磁头、磁带等易被磁化,使噪声増加。若空间有强烈的腐蚀性气体(盐雾、挥发性油剂、煤气等),机壳会被腐蚀而龟裂;操作键镀铬层脱落、变形;音响设备内部的金属件出现锈蚀,甚至报废。
③雷电、强磁场干扰。
(3)人为原因:
①使用方法不当。例如,在检查高档机器线路时,更多的检测点是在线贴片晶体管。
检查贴片晶体管时,不可用单把电烙铁焊动,因为贴片晶体管上的管脚比较短小而且脆弱,很容易折断。
②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存在缺陷,尤其是音响设备功率放大器部分,当电压高、电流大时,如在电路设计时保护电路欠佳或计算有误,易使元器件出现故障。尤其是自装音响设备时,使用的非成品机件形式繁多,有些并未经过周密考虑、计算、模拟试验等工序。
③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剧烈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