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跑偏是汽车行驶在平坦、干燥、硬实和清洁的道路上,方向盘处于居中位置,车辆自行偏向某一侧,车辆前后轴中心的连线与行驶轨迹的中心线不一致的现象。车辆跑偏轻则导致“吃胎”、轮胎报废,重则引发爆胎、车辆失控等危险状况的发生。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中,对汽车跑偏有强制规定:“机动车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不应跑偏,其方向盘(或方向把)不应有摆振等异常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标准GB7258-2017对汽车跑偏没有量化的标准数据,通常情况下,汽车维修行业对汽车跑偏的规定是不超过5m/100m。也就是说,车辆在平坦的直路上行驶100m,车辆跑偏的距离不超过5m被视作正常;否则,就意味着汽车存在跑偏故障。 另外,最近几年,汽车对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底盘调校得越来越轻盈,所以很容易受路面、气压、风向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轻微的跑偏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不能算作跑偏类故障。维修人员在修车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应该合理引导车主,降低车主的期望值,尽可能避免车主由此而产生不必要的抱怨或投诉。
主销的定位参数有两个: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的主要作用是减小行驶中的方向跑偏,可以使方向盘有自动回位的功能,主销后倾角越大,方向的稳定性越好。过大的主销后倾角会导致转向时费力;过小的主销后倾角会使转向系统产生偏摆震动。由此可见,主销后倾有助于减小行驶中的方向跑偏,是影响跑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主销后倾角越大,车辆越不容易出现跑偏的现象。如果前轮两侧转向轴的主销后倾不同,就会产生跑偏的现象,一般来说,车辆会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主销内倾角在转向时具有抬升车桥的作用,这也就使得驾驶员松开方向盘时,转向有靠重力自动回位的功能。同时,主销内倾角的大小会影响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从而会增大或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或加重,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递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加速轮胎的磨损。不同的主销内倾角会产生不同的主销偏置距(图5-16),主销偏置距越小(或偏向负值),转向越轻便,车辆越容易受到外界路面阻力的干扰,越容易跑偏。一般来说,如果车辆两侧主销偏置距不同,车辆将向主销偏置距较小的一侧跑偏。如宝马的双球节弹簧减振支柱式独立悬架的主销回转点向车轮外侧进行了偏移,使得主销内倾角增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转向系统更加敏感,操控细节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