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主动安全系统隶属于主动安全系统,通过利用前置摄像头、长距探测雷达、短距探测雷达等对行车环境进行监测,在危险发生前对驾驶员作出提示甚至请求主动制动来减轻事故损伤或避免事故发生。 系统组成: 加强型主动安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主动安全控制模块、前置摄像头模块、前后短距探测雷达、前长距探测雷达、振动座椅、音响和仪表等。 1.主动安全控制模块主动安全控制模块是加强型主动安全系统的主控制模块,接收前置摄像头模块、长距探测雷达、短距探测雷达以及车上其他控制模块的信息,控制加强型主动安全系统各子系统的运行。 2.前置摄像头模块前置摄像头模块安装在车内后视镜底座上(图24-23)其探测距离可以达到60m,用于监测车辆前方的行车环境。前置摄像头模块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和长距探测雷达、短距探测雷达配合工作,用于前方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和前碰撞制动系统的运行。
3.前后短距探测雷达前后短距探测雷达安装在车辆前部保险杠的左右两侧和车辆后部保险杠的中间位置。短距探测雷达可探测车辆前方和后方30m范围内的物体,通常用于自动碰撞准备系统的运行。
4.前长距探测雷达前长距探测雷达安装在车辆散热器框架前端正中位置。长距探测雷达可探测车辆前方30~200m距离内的物体,通常用于自动碰撞预警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的运行。
5.振动座椅振动座椅由记忆座椅模块直接控制。在驾驶员座椅坐垫下方左右各安装有一个振动电机。当需要对驾驶员进行振动提醒时,左右振动电机既可以同时工作,也可单独工作。该功能和音响报警音提醒不能同时启用。
6.音响音响系统接收主动安全控制模块传递的串行数据,控制车载扬声器发出报警提示音。
该功能和振动座椅提醒功能不能同时启用。
7.仪表仪表主要用于控制加强型主动安全系统中相应报警指示灯的点亮。
系统功能:
加强型主动安全系统根据其子系统的功能不同,分为驾驶员安全提醒包和驾驶员安全辅助包两种配置。驾驶员安全提醒包仅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危险时,向驾驶员报警提醒,并不参与车辆的控制来避免事故的发生。而驾驶员安全辅助包则在对驾驶员进行提醒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车辆的控制来减轻事故损伤或避免事故发生。
驾驶员安全提醒包配置驾驶员安全提醒包(ESSD)的车辆,具有前方碰撞预警、车道偏离报警、侧盲区警告和后方穿越提示功能。
(1)前方碰撞预警前方碰撞预警系统通过前置摄像头及前长距探测雷达监测前方车辆。若判定有碰撞风险,则报警指示灯将闪烁,同时座椅振动或音响发出警告音。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可以减少车辆行驶时追尾事故的发生概率,减轻事故损失。
(2)车道偏离报警车道偏离报警系统只能监测车道标记线,不能监测路沿。如果系统只监测到一侧有车道线时,只有在车辆穿越这一侧车道线时才能发出警告。座椅振动或音响发出警告音,报警指示灯点亮。
(3)侧盲区警告侧盲区警告系统用来探测车辆两侧侧盲区内的车辆或其他物体。该系统使用置于车外后视镜上的可视显示器,旨在提醒驾驶员注意在车内后视镜和车外后视镜内看不到的需要关注的物体。
(4)后方穿越提示后方穿越提示系统可以监测车辆后部盲区内是否有车辆快速驶入,防止发生车辆相撞事故。系统通过座椅振动或音响发出警告音进行提醒。
2.驾驶员安全辅助包配置驾驶员安全辅助包(ESSⅡ)的车辆,除了具备驾驶员安全提醒包(ESSⅠ)的所有功能外,同时外加自适应巡航和自动碰撞准备两项功能。
(1)自适应巡航(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在传统的巡航定速基础上,通过在车辆前部配置了摄像头和前长距探测雷达。在设定巡航车速后,自动监测与前车的车距,对于车速的主动控制,仍然以发动机的电子节气门控制为主,有时会实施自动刹车,以保持车距,如果设定车距内无车时,本车按设定车速行驶,如果监测到前方车辆,且车距小于设定值时,自动减速,保持车距,如果前方车辆加速,本车也加速但最大值为本车先前设定的巡航车速。
(2)自动碰撞准备自动碰撞准备系统通常包括前碰撞制动和后碰撞制动两种配置。
(3)前碰撞制动前碰撞制动系统通过前置摄像头、前长距探测雷达、前短距探测雷达来监测与前方车辆的状态,如果监测到车辆有碰撞趋势时,主动安全控制模块向电子制动模块发出制动指令,以降低车速。在即将发生的追尾碰撞中,制动系统会自动提高制动力,以降低碰撞损伤程度。如果碰撞不可避免且驾驶员尚未反应,主动安全控制模块将请求更大的制动力,并可能启动紧急制动辅助功能。如果车速较低,有可能将车辆完全制动停止下来,避免碰撞的发生。
(4)后碰撞制动后碰撞制动系统通过后短距探测雷达和驻车辅助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来监测与后方车辆的状态。若探测到车辆后退速度过快,则会向电子制动模块发出制动指令,使车辆停止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踩下制动踏板可取消后碰撞制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