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人体表皮角质层的电阻很大,在干燥情况下可达到6~10kΩ,甚至更高,但是在潮湿情况下可降到1kΩ。在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把人体本身看作是一个大电阻(1kΩ),当对人体施加一个电压时,便会产生对应的电流,电流的强度和作用时间的长短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的伤害。 2.不同人体电阻导致不同流经人体的电流。 如图2-1所示,人体电阻较高而接地电阻也较高时,流经人体的电流较低;人体电阻较低而接地电阻也较低时,流经人体的电流较高(非常危险)。
当电流强度大于50毫安,作用时间超过10毫秒时,会造成人体心室颤动、呼吸困难,危及触电人员安全。若以800~1200Ω作为人体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40~60V的电压就可能造成这类危害。
3.触电关系预测。
如图2-2所示,a图、b图、c图都有触电,而d图中,发生间接接触前,在高压电池与车身之间安装地线可以使电位均衡,而且可以防止触电。
使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高压车辆时,除了“触电”,“短路”也是对人有很大危害的,容易影响人体灼伤、失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