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VIN: WBADT2103DG207378 车型:宝马520i,底盘型号为E39,发动机型号为M54型。
现象
驾驶员介绍该车的外部灯光故障是间歇性出现的,具体现象是,如果将转向灯开关拨左侧,车身左侧的转向灯没有点亮,右侧的转向灯却开始闪烁;如果开启应急灯开关,也是只有右侧的转向灯闪烁;另外,当关闭点火开关且锁止车辆之后,车身外部的小灯有时候会自动点亮,隔几分钟又会自动熄灭,如此反复。
方案
01 试车的结果与驾驶员描述的故障症状完全符合,根据以往的检修经验,像这种奇怪的外部灯光故障,通常是由于照明检查控制模块LCM功能性损坏造成的。在宝马E39底盘车型中,外部灯光控制功能、灯光检查功能以及手动前照灯光束调节功能,都集成在了一个控制模块LCM中,除了倒车灯开关信号,其他的如停车灯(即小灯)、近光灯、大灯变光、雾灯、应急灯、制动灯等灯光控制功能,都是通过各自的开关,以接地触发的方式直接传送至照明检查控制模块。倒车灯的信号输入方式则比较特殊,它首先是由变速器挡位开关传送至AGS(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AGS控制模块再通过总线传送到仪表板IKE,IKE再通过I -BUS总线传送到照明检查控制模块。在灯光输出控制方面,所有的车灯与照明控制模块之间不再设有继电器之类的电气元件,而是采用功率管控制灯泡的电流输出,功率管都设置在照明检查控制模块内部的电路板上,因此,散热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实践证明,正是这种设计方案,导致了照明检查控制模块经常损坏,也就形成了宝马E39常见的一种故障类型。 02 根据以上外部灯光控制原理的分析,再结合本例故障症状,很容易就能够得出照明检查控制模块损坏的结论,理由很充分,就是外部灯光开关和应急灯开关不可能同时损坏,因此,也就不必使用GT1检测进行故障诊断了,直接对控制模块进行更换。但是,新的控制模块安装之后,必须使用GTI诊断仪进行编程,否则会出现转向灯和大灯变光功能失灵的问题。具体的编程操作步骤如下: 02-01 将新的照明控制模块安装好(位于前乘客A柱装饰板内),连接GT1诊断仪,打开点火开关,在诊断仪的初始菜单中,点击“设码/编程”功能键,进入下一级操作界面。 02-02 选择“3ZCS/FA设码”项目,点击右方向键,进入下一级操作界面。 02-03 选择“6车型系列E39”项目,点击右方向键,进入下一级操作界面。 02-04 选择“1重新设码”项目,点击右方向键,进入下一级操作界面。 02-05 选择“14LCM”项目,点击右方向键,进入下一级操作界面。 02-06 此时诊断仪会出现“更换新的控制模块是否安装好,并打开点火开关”的提示信息,由于这些工作前面已经完成,、直接点击右方向键,进入下一级操作界面。 02-07 此时诊断仪会出现“仪表板显示的行驶里程是否与实际行驶里程符合”的提示信息,点击“是”键进行确认,诊断仪开始自动对新的控制模块进行编程。完成之后诊断仪会出现“打开点火开关10s,以便让车辆电气系统进行设置”的提示信息。依照该信息关闭点火再打开,10s后试验外部各类灯光的控制功能是否正常,结果全部恢复正常,说明编程成功,检测工作至此结束。
备注
01 宝马E39的照明检查控制模块,属于I -BUS总线的用户,它可以通过该总线向仪表板IKE发出相应的请求信号,并能够外理其他控制模块的数据信息。除了上面提到的3种与灯光相关的控制功能之外,它还能够识别和监控一些传感器信号,如制动液高度开关、冷却液高度开关、挡风玻璃洗涤剂高度开关等线路,都直接与照明检查控制模块相连。另外,在照明检查控制模块之间,还增设了一条单独的数据线,体现了动力系统的重要性。 02 本例这种故障问题,属于照明检查控制模块内部的IC芯片损坏,几乎无法进行修复。而另一种常见的损坏类型,则是功率管烧损,这种故障症状的表现形式是某个外部灯光功能失效,如大灯工作电流较大,它所对应的功能管就极容易损坏,因此,可以对功能管进行单独更换,这样就节省了昂贵的配件费用。 03 在实际检修工作中, 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照明检查控制模块具有灯光电路的自检功能,自检功能包括:所有外部车灯的接触或断开状态(冷热值监控)、所有灯光控制功能的开关和按钮、仪表板照明和寻物照明的亮度调节功能。例如,某条外部灯光线路存在接触不良、灯泡使用时间过长,以及灯泡功率不匹配等问题,照明检查控制模块将切断该线路的车灯电流输出,并通过仪表板显示某类灯光的故障信息,同时还将启动相应的灯光紧急运行功能,以代替损坏的车灯。因此,检测人员在更换控制模块之前,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周全,并逐一进行排查,以免造成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