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一辆大众新捷达轿车,行驶里程不到5000km。
现象
因发生前轮与水泥柱碰撞的事故,到我站进行维修。经拆检,发现右前轮轮胎损坏,铝合金车轮变形,下托臂和减振器无变形,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根据上述情况下了更换车轮和轮胎的定损单。
方案
我们为客户更换了原车铝合金车轮和固特异轮胎,并做了轮胎动平衡,但试车时发现汽车向右跑偏。测量汽车的轴距和轮距,都符合要求。由于捷达轿车的维修手册提示新车在7000km之内不宜做四轮定位,遂将后轮换到前轮试验,但仍有跑偏现象。 将汽车用液压举升机举起,检查车轮和轮胎,由于是仍在首保期的新车,各车轮的轮胎规格、花纹及磨损程度均一致,气压也相等。检查车辆悬架系统,没有减振器弹簧座、隔振块磨损,减振器杆螺母松动等现象,检查上、下托臂无明显变形,轴头不松旷,车身无明显变形。 用四轮定位仪检测汽车的定位参数。将转角盘传感器安放在举升机平台上,使汽车前轮在其正中央停稳,然后拔下锁销,拉起驻车制动手柄。给每个车轮装上夹具并固定好,加上保险装置和与每个车轮对应的传感器,调好传感器的水平(使传感器上的水泡居中)。打开主机,从机器内存中调出捷达轿车的定位参数。由于是新车,没有做轮圈补偿。根据仪器提示,将方向盘向左、右极限位置各转3次,最后使前轮朝向正前方,仪器显示该车右前轮外倾角和前束均不符合要求。 用锁具锁住方向盘,将制动踏板踩到底,通过调整减振器与转向节螺栓的位置来改变车轮外倾角,但效果不明显。接着又调整了下托臂与转向节球头螺栓的位置,仍不奏效。最后,只好更换了右转向节。 再次进行四轮定位,并保存调整后的参数。路试后重新检测,仪器显示的测量结果与先前保存的数据一致。调整方向盘,使其中间位置对应两前轮朝前的位置,然后洗车交车。
备注
刚接车时我们认为,汽车轮胎是有弹性的,可以完全吸收与水泥柱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因此只要更换车轮和轮胎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并没有考虑汽车发生事故时的车速及碰撞角度等因素,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相关零部件的损坏变形。所以,在处理类似故障时,应采用仪器检测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评定碰撞部位和相关部位零部件的技术状况,仅凭经验给事故车下定损单是不全面的。